200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罗兰·布莱克(Roland Bleiker)在《千禧年》杂志发表的《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美学转向》一文,标志着艺术和国际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开始了自觉的理论探索。此后二十年间,国际关系和艺术的“联姻”经历了从边缘化到再回归的发展历程。如今,一方面研究重心从文化外交议题逐步扩展到包括流行文化、视觉图像、象征符号和文学笔记在内的具象议题;另一方面,艺术性思维也开始进入国际关系的研究视野,成为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替代性思路。鉴于此,厘清艺术视角的内涵与特点、透视其主要功能与价值、探索其潜在议题,有助于把握这一跨学科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一步拓展国际关系研究的艺术视角。
内涵与特点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艺术视角是指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借鉴艺术领域的学科思维、工具方法与审美策略,最大限度地激活研究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增添研究趣味的同时,拓展研究视野,展现国际关系研究中更具人文色彩的一面。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艺术视角强调在研究中采用艺术性思维看问题,比如感性、模糊性、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尝试把艺术创作和艺术评价的一些理论方法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之中。实际上,可以将这一视角理解为以艺术家的眼光去理解、透视、体验国际关系。
具体来说,艺术视角具有三个特点。首先,艺术性思维与科学性思维既非对立关系,也不是相互统属关系。一方面,艺术思考和科学精神并不相悖。特别是在理解观念的建构过程时,艺术思维对情绪、体验等柔性力量有着更为敏感的认知,有助于弥补科学思维方式的不足。不应该把“艺术思维侧重感性、科学思维侧重理性”等同于理性与感性的对立、科学与艺术的分野或逻辑与图像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艺术性思维也不是科学性思维的附属品。鼓励艺术思考并不是要设想一套替代性的艺术的国际关系理论,因为如果按照社会科学理论的标准构建艺术的国际关系理论,会把艺术的国际关系研究强制归并到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之下,这样做既不现实,也无益处。
其次,艺术视角关注艺术对国际关系现象的美学表达。艺术是国际关系研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与传统国际关系研究更加重视安全、经济等“高级领域”的视角不同,艺术的想象力为我们观察国际关系提供了“更低”但更真实的视角。其中,“政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政治化”过程是理解美学表达的关键。前者是指把政治意图人为包装成艺术形式,使之具有美学吸引力,例如将敌对态度、独立要求、排外主义思潮等政治观点进行艺术加工,用电影、戏剧、音乐、建筑的形式进行表达。后者是指艺术完全异化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即便美学价值有所保留,但是对于艺术作品来说,其政治意义远远超过了其审美价值。
最后,艺术视角重视艺术对国际关系进程的反思与批判。艺术作为一种批判的工具可以主动介入政治过程,揭示事件在权力影响下的表征模式,从而打开解读事件的多元视角。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视觉政治,既是反抗的工具,也是避难的场所。艺术视角下国际关系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不同的艺术体验“转译”成国际关系研究的素材。
功能与价值
在思考国际关系问题时,艺术视角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功能之中。
一是透视功能。通过艺术视角,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透视日常生活中的政治现象,为事件的理解提供多重认识路径。一方面,艺术行为是政治表达的重要方式。人们通过诸如街头涂鸦、政治讽刺剧、漫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艺术作为旁观者见证人们在政治进程中表达的焦虑。另一方面,事件可以在艺术视角下获得多重解读方式。艺术视角的关键在于发现被掩盖的东西,寻找新的视角而非新的事实。它有助于破除经验现实的唯一性,将确定性事件还原为事件被呈现、被表演、被评论的不同场合。
二是介入功能。艺术能够作为一种批判工具主动介入政治过程,揭示权力对事件的表征机制,从而实现政治表达,甚至影响政治进程。艺术和主权概念相互建构,一些艺术作品看似只包含与政治无关的审美体验,但实际上被卷入复杂的国际权力关系中。它们或赞成或反对艺术背后的主权叙事,反思着全球化语境下对不同人种、文化与文明的主流偏见。而采用艺术视角与方法进行国际关系研究,有助于破除这类迷思,发现政治进程中诸多被实证主义视角忽视的潜在影响因素与解释机制。
三是构成功能。艺术本身扮演着国际互动的主体角色,和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当代艺术不断朝着交互式方向发展,这意味着私人经验不再是艺术创作灵感的唯一来源,包括艺术家在内的大众日常经验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与反思对象。实际上,当个体沉浸在艺术世界的文化中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化经验。当前,艺术已经成为话语交流与协商的途径,其主体间特征超过主体性特征。许多先锋艺术家同时也是政治活跃分子,因此,研究者不但不能忽视艺术家们的审美动机,还要将其视为对国际关系理解的基本来源。
潜在议题探讨
拓展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艺术视角,至少存在三类可供进一步探索的议题。
第一,情感和艺术共同建构的认同问题。艺术、情感和认同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研究议题。在具体问题中,艺术居于情感政治的中心位置,具有表达处于复杂权力关系中的社会现实的能力,比如对认同和排斥经验的再现。例如,政治家能够赋予特定艺术品以价值,以便进行国家建构和主权声明,但同时艺术家也可以通过艺术品表达其他的政治目标。艺术既是情感的反映,也可以建构情感。艺术品是情感实体化的结果,反过来这种实体化情感又会强化、重塑、过滤、增添甚至反转某种情感,进而对认同产生影响。如果单纯考察情感和认同之间的关系,论证将过于简化或抽象,因而在情感和认同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具象的实体对二者加以沟通,此时艺术便呼之欲出,成为使情感得以实体化的社会媒介。
第二,艺术品的社会内涵变迁及其隐含的政治需求。一般认为一种艺术形式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时代主题和精神气质,但是寻找一件艺术品和一种国际关系现象之间的对应情形却是困难的。因为艺术变迁往往缓慢而且原因复杂,且艺术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特征。但是研究者可以将时间段拉长,考察长周期内社会变动和艺术变化之间互为文本的关系,为国际关系思考提供更多线索。具体而言,有三个主题值得深入讨论。其一,考察边缘群体如何通过艺术品表达身份与认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艺术方式应对主流叙事。其二,关注个体及相关的正义问题。其三,考察宗教艺术与世俗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变化,扩展研究空间。
第三,全球化浪潮中的“艺术自足”与“艺术反抗”。将艺术视为一个自足的主体有助于打开新的研究视角。所谓“自足”,指艺术自身就是参与国际关系的实体,不需要依附任何现有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因为艺术能够传达超越国界的价值观念,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例如,艺术能够表达并沟通持有不同观念群体之间的政治意见,既可以抚平战争的创伤,也可以为流离失所的平民提供精神慰藉。这类研究议程至少可以讨论下列问题,例如艺术在何种程度上是化解国际矛盾的重要实践方式,艺术如何成为反抗专制制度和文化霸权的工具,艺术如何通过独立声音表达被压迫群体的诉求,并为其提供一个替代性的想象符号。无论何种方式,艺术的跨国性及其改变世界政治的作用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题。
总之,艺术视角能够令国际关系研究回归到具体问题,这是因为艺术视角是拒绝边界的。在思维上,艺术视角拒绝科学主义设置的理性界限,既不反对理性的指导作用,也不否认非理性因素的激情潜能,本质上反对二元对立的迷思。在实践上,艺术视角具有跨国属性,或者说具有跨越一切边界的特征。尽管艺术视角无法提供具体的决策建议和战略评估,但能够充分揭示一项政策施行之后对个体的影响,也即艺术并不为具体问题提供答案,但能够通过解释答案而获得意义。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