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列宁主义的形成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争锋进入新阶段。领导俄国革命成功的布尔什维克党高举的马克思主义旗帜,更让探索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进分子增强了选择的信心。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先决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历史发展的高度统一所赋予的先进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成功传播的必要条件;其二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实际的发展趋势,理论的革命性与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高度契合,加之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成功传播的充分条件。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中国工业进程缓慢,但这并未改变必然取代中国农业社会的历史进程,这消解了中国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即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被外源强制加速的,这也没改变原有社会阶级构成瓦解的命运,新的阶级关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是社会进程的必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在社会结构转型中,原有意识形态的瓦解所带来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势弱甚至空场。新生的两大阶级为取得统治的合法性必然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抢占高地,获取民众的认同。
在20世纪初的中国,儒家意识形态随着封建根基逐渐消解,并在新文化运动中惨淡退场;代表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三民主义”虽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获取了民众短期认同,但最终因维护少数人的阶级利益而背离人民意愿,更在蒋介石为首改造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推动下囿于精英意识,脱离社会大众,阻挡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彻底失去了民众的认同。代表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马克思主义,以坚定的人民立场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具备的革命性更是打破了中国数千年阶级统治困局,获取了社会民众的认同,以顺应历史发展的特质成就了早期成功传播的关键。
第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保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活力,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成功传播的关键品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要获得民众的认同,必须要有满足不同社会层次民众的利益需求的能力并与时俱进。具体到一个政党所秉持的意识形态上,就是必须具备该政党的原则主张与人民意愿高度契合的品质,也即该政党如何保证以意识形态为指导所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能够满足民众的利益需求。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先进分子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利益实现的最大实际出发,因实践变化适时地调整,使其充分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持久保持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早期成功传播内源性品质。一种新生的意识形态能为民众所认同,必须具备民众心理认同的文化品质。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远大目标等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均富观念有着高度的内源一致性。相较西方资产阶级强调逐利合理性并将之永恒化的理念,马克思主义虽将经济发展中的利益诉求作为激发社会活力的一种现实原因,并指出资本逐利对经济生产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现实性,但这些对资本主义带有深刻批判性的主张,最终指向马克思所宣称的走向“第三大形态”即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共产主义,也即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之为人的理想。由此,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仁轻利观念高度一致,力求通过人、为了人而完成人本身的复归。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主张生动诠释了中国免于亡国灭种并击败西方强权实现现代化的可能,又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契合的特质,具备成为中国以革命促社会转型的主导意识形态功能,故而易被社会大众所认同。
第四,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彰显于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成功传播的重要推动力量。“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是具有先进性的理论武器,如此优良的武器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掌握武器的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成功转化为为人民谋利益的坚定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曾因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导致理论僵化、教条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认同基础,但以毛泽东为核心、极富自我革命和探索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消除党内错误倾向,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充分彰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传播。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汉译、传播和接受研究”(18BKS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