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若干特点
2023年02月09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9日总第2586期  作者:周建华 沈维芳

  《共进》是最早在陕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之一。该杂志创刊初期,主要是反映陕西人民疾苦,抨击近代陕西社会的黑暗和封建军阀统治。1922年6月,《共进》第十七期刊登《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标志着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此后,《共进》刊登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传播。《共进》传播马克思主义具有五个特点。

  第一,在与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互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针对陕西青年来信提出一国政治应当采取渐进主义还是激进主义的问题,《复友人孙中山与列宁比较的信》指出,不论采取何种主义,都不可抱有一蹴而就的幻想;并以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为例指出,苏俄“以共产主义为其最终之目的者也。……然而共产党人绝不徒抱此空想,故以劳农专政为共产社会之过渡工具,准此理也,欲解除俄国经济危机,故有新经济政策,欲实行社会革命,推翻世界帝国资本主义,故第三国际决定在东方实行民族革命,在西方实行社会革命”。针对陕西青年来信中提到由于国共合作,部分人污蔑因共产党的加入扰乱了国民党党纪的问题,该文用马克思所说的“凡有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及政治状况之革命运动,共产党皆援助之”予以反驳,称有此想法的人皆不了解共产主义。《西安特约通信》也强调,陕西青年应注重自身个性的发展,宣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

  第二,在与其他报刊相互配合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一是在与旅外陕西青年创办的红色报刊相互配合中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陕西旅外青年创办《贡献》月刊,该报刊一创刊就刊载《为什么讲社会主义》等文章,介绍十月革命,论证社会主义趋势将“弥漫世界”。为配合《贡献》对社会主义的宣传,《共进》第三十七期刊载《贡献》月刊创办人之一武止戈所写的《五五》《五七》两篇文章,介绍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二是转载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的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共进》多次转载《新青年》《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所发表的关于十月革命、列宁的文章,广泛宣传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如《共进》第五十六期刊载陈独秀写的《列宁之死(转选中国青年周刊)》,而该文来自于《中国青年》的列宁特号。

  第三,以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为契机传播马克思主义。一是以纪念俄国十月革命为契机传播马克思主义。《共进》第四十九期刊载《俄国革命第六周年纪念》,阐释十月革命的先进性,指出中国革命要立足实际,分析中国环境,不可一味照搬俄国,要争取做得比俄国更好。二是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和列宁逝世周年纪念日为契机传播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诞辰一百零五周年纪念日,《共进》发表《五五》,指出马克思阐明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意义,赋予资本和劳动新的、真正的解释,并介绍《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三本著作。在马克思诞辰一百零七周年,《共进》刊登《五五纪念》,指出《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要废止资本主义社会,非无产阶级实行革命不可,社会主义社会必定成为代之而兴的历史必然。在列宁逝世一周年和两周年纪念日谈中国国民革命,指出列宁主义“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要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幸福,非依列宁的主义实行推倒压迫我们的一切阶级不可”。

  第四,在评论陕西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共进》刊载不少评论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针对陕西民众关注的教育和革命问题,《共进》第八十七期刊载《求学与革命》,论述教育与革命的意义,指出革命应当由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实现人类解放。针对陕西陆军第四师师长卫定一在陕西兴平残酷镇压农民,《共进》第八十七期刊载《兴平农民空前之大惨杀》,提出被压迫阶级应为全体人民的利益实行国民革命,应向十月革命学习,将农民作为国民革命的主力军。《共进》还刊发《本社宣言》《糜烂的陕局》《陕局掇泣录》等文章,对帝国主义压迫、政局黑暗、匪乱不断、农民运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第五,在观照不同群体的理论水平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共进》的读者群体广泛,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为此,《共进》根据不同群体的理论水平,采用差异化的语言和内容传播马克思主义。针对陕西进步青年和教育界先进人士,《共进》传播马克思主义时,侧重学理性阐释和理论论证。如《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论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列宁帝国主义论,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在于榨取劳动者血汗所换来的剩余价值;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救济资本主义一时的方法”。针对普通民众,《共进》注重用通俗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世界革命和中国前途》介绍社会发展五形态理论时,将五种形态概括为最初时期(家系社会)、渔猎时期(族系社会)、游牧时期(部落社会)、农业时期(国家社会)、工业时期(共产社会)。这有助于大众理解和接受。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文献的汉译、传播和接受研究”(18BKS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