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之举。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乡村产业深度融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本质是交叉、融合和内部化的过程,而借助数字技术能够加速“要素流动”,拓展乡村的产业链条与融合能力。就此而言,数字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的治理路径,能够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
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是以农业为依托,与二、三产业通过要素的集聚、技术的渗透、机制的创新等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目标是三产的升级、增值与受益,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的治理路径强调其过程要有深入的同步性、联动性和耦合性,进而形成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现在正经历着信息革命,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其逐渐成为现代治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将数据转化为基础信息,后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算法+算能”形成有价值的知识。农业农村农民在逐步应用数字科技的实践中提升了数据转换的能力,进而改变了“三农”在获取有价值知识过程中的长期弱势地位,提升了有效获得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数字科技能够精准匹配乡村产业间的要素配置。首先,数字科技精准匹配乡村产业间的要素配置表现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先导力。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服务的各个环节,其深度应用催生了海量数据资源,并与新材料等技术融合应用,使其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共享与共生这些数据成为产业联结的重要纽带。
其次,数字科技精准匹配乡村产业间的要素配置表现为“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动态推力。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要素,特别在大数据这类带有数字属性的新要素配置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全程参与度上打破了乡村产业链过短的壁垒,这些数字科技成果深度催生了当前乡村产业间的内部化过程。
最后,数字科技精准匹配乡村产业间的要素配置表现为数字科技变革的要素流动效力。数字技术的引入,有利于加速产业链上的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破除了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改善投入与流程的不充分,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更多参与专业化分工与现代化发展,这种聚合的力量有利于提高产业融合的黏合度。
数字科技能够为乡村产业间融合创造新需求。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搭建了跨边界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其本质属性为多元合作性、联结共生性。伴随数字乡村的建设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普及与应用,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泛数字化农业经济生态圈初具规模。数字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的运行系统中,形成农业产业的源头技术创新。数字技术的包容性带来了产融发展的服务改善,以数字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产业激增,对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具有流程优化和提质增效作用,且对三产深度融合具有耦合催化作用。
数字科技有利于改造乡村产业供给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以数据集聚为基础的平台式运营模式,改变了传统小规模经营主体的小农经济模式,这些经营主体的动态变迁发挥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外溢效应。其次,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来看,数字科技低成本差异化的运用,有利于产业间的相互交往、通信、合作和信息共享,对产业融合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具有双重促进的乘数效应。这种乘数效应是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联结经济和速度经济等形态生成的,它创建了围绕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体系,进而实现乡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数字科技在重塑组织模式方面表现突出,在产业间以去中介和自组织的发展模式对接终极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多通道,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
在新一轮数字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针对农民存在的痛点、桎梏农业的难点、产融尚未解决的关键点,为乡村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而有效发展数字化乡村必须认识新的需求,从目前情况看,要实现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需要突破既有的发展思路。
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更为有效的数字化乡村发展动力要素,这就需要关注数字科技对产业融合效率释放的效果。一方面,要构建行之有效的数字化乡村建设评估体系,制定精准可靠的数字化三产融合服务策略。另一方面,要增强数字科技驱动效能,特别是在基础数据转化应用方面的能力。其中,不仅要提升“新农人”的数字化执业水平,也要在数字化升级智造化上下功夫,加大算法与算能的研发与实践,从而提升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的科技含量,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投融资机制优化路径研究”(2019YJA7901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村金融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