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20年来,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境内外百余名学者参加会议。
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邓中华表示,展望未来,澳门实践“一国两制”的前景美好而光明。关于澳门的发展问题,有许多值得学界研究的课题,这为所有从事港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澳门发展也需要更多接地气、用得上、效果好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为澳门“一国两制”实现行稳致远贡献更大的力量。
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张勇分析道,澳门实践“一国两制”做到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首先,坚定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澳门回归以来社会上下尊崇宪法和基本法,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这已经成为澳门特区政府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共识和行为准则。这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有利的社会环境。其次,坚决维护中央全面管治权,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并且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澳门特别通过自行立法进一步健全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与此同时,澳门特区积极用好高度自治权,上下同心,有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法律体系,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最后,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邓中华认为,澳门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尊重和维护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宪制秩序,二是保持和发展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三是形成和坚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社会共识,四是巩固和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林武提出,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有三点重要的经验。第一,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动力。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门特区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桥梁作用,通过中葡合作“一平台、三中心”等建设,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第二,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是澳门民主法制发展的根本保证。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共同构成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基本法为澳门提供了符合“一国两制”和澳门实际的政治框架体系,基本法体现的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制度设计,既为澳门的民主自治提供了法律基础,又大大地调动了澳门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力。第三,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彰显澳门“一国两制”生命力的重要亮点。回归以来澳门经济快速发展,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逐显成效,建立起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与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福利模式特色明显,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提升澳门在大湾区的功能定位
张勇提出,正在进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国家战略,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也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澳门现有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独特作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饶戈平认为,经济适度多样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其实践难度、深度无异于一场社会变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澳门特区政府改革意愿、意识和治理能力的一个检验,需要立足长远、解放思想、激发内力、敢于担当。政府可以考虑在财政、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一些非博彩产业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特色金融这些新型产业。他进一步提出,应当引导澳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解决澳门土地和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大湾区建设的经济活力来促进澳门经济结构的调整。
澳门基金会研究所副所长杨道匡认为,海洋经济可以成为破解澳门经济单一化的路径之一。历史上澳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澳门可以建立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城市联盟,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连接沿线国家尤其是葡语国家的节点,通过文化、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拓展澳门的经济潜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陈广汉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澳门应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全球视野,要担负起规划纲要赋予澳门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提升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定位,这和澳门产业结构的多样发展是一致的。在发展过程中,澳门政府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打造创新平台,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教授王振民认为,澳门应加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发展金融、贸易等新业态,发挥中国和葡语国家的平台作用,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为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议由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承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