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中国学术“走出去”与对外传播能力建设
2019年10月25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25日第1801期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强化学术对外传播不仅是促进学术创新与繁荣的需要,也是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传播中国声音、改善中国形象和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应有之义。本期“特别策划”邀请几位专家,就新时期中国学术对外传播的内容和特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创新方法与路径等问题展开讨论。
  加强学术对外传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国庆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是讲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一个厚重故事,在对内、对外传播过程中显现出极强的穿透力。中国在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亟待匹配与之相适应的国际传播和对外交流能力。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媒介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对外传播内容和手段不断探索创新。跨越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的众多中国故事正成为新时代展现中国形象的强力抓手。  

  “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对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而言,既是方式和途径,又是方向和目标。“三大体系”建设与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具有浓厚的时代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对话机制推动中国传播学研究“走出去”  

  近年来,我国传播学界呈现出学术繁荣的景象。然而,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如何、在国际上处于何种地位以及中国传播学的国际化情况如何,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回顾与反思。传播学在中国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传播学学术界的本土化特征已经出现,传播研究的中国学派风格也已基本形成。然而,在中国学术“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社会科学普遍落后于自然科学,传播学也不例外。以对外传播研究为例,学术界自弹自唱、自说自话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类学术研究对国际传播实践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

  从“阐释中国”到“中国阐释” 

  所谓“阐释中国”,指的是对于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等相关内容进行说明、解释,着眼点在于中国的内容;而“中国阐释”则是站在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逻辑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阐释、说明,除中国内容之外,还包括对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中国阐释”着眼点在阐释主体,即阐释的理论逻辑一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加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这为推进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传播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思想指引。同时,在世界各国人民期待“诗意栖居”而工业文明却带来现代“自然之死”的存在论境遇下,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无疑为推进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传播奠定了坚固的实践基础和强烈的外部需求。

  漫谈中国学术海外传播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急剧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意愿不断上升。作为回应国际社会了解、认识和评价中国的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已日渐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

  英国学者:海外中国研究促进中国发展智慧分享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研究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解中国发展道路,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也是中国研究在海外引发关注的重要原因。海外中国研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中国应如何增进国际交流并提高学术影响力?近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事务研究所所长埃里克·伯格洛夫(Erik Berglof)与英国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教授克里斯·罗利(Chris Rowley)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们认为中国研究将在海外取得长足发展,中国的学术影响力将日益增长。  

  中华典籍阿拉伯语翻译的问题、原则与任务 

  为何推进?中华典籍阿译旨在让阿拉伯世界了解“经典中的中国”,以中国文化独具的思想和精神丰富阿拉伯世界,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向阿拉伯世界传播古代中国独特的治国理政经验,以及“仁爱”“非攻”等传统文化中的和平理念。它不仅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能否为阿拉伯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新思路、贡献新价值,也关系到中国能否打造融通中阿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塑造阿拉伯人眼中的良好中国形象,增强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软实力。

  在跨学科研究中加强传播学与传播能力建设 

  伴随着越来越多出版物的出现,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手段。然而,人们对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估的认识仍然比较有限。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