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急剧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意愿不断上升。作为回应国际社会了解、认识和评价中国的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已日渐成为海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
讲好中国故事
就一般意义而言,作为整体的中国学术无疑包括了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人文学科各门类的研究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但是,当我们从跨文化交流的视野来谈论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时,我们更多地是在谈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海外传播。这种简单的区分,丝毫不意味着我们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之间进行价值高低的评判,而主要是考虑到二者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承载的使命存在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观念、中国国情的学理化表达和体系性传承。正因如此,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就天然地是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播到海外世界的中国学术,与传播到海外世界的中国文学、中国武术、中国书法等中国文化的外显形式一起,构成了互相映衬、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图景,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差异性需求。如果说传播到海外的中国武术、中国民俗、中国美食等形式,存在着将中国文化符号简单化、凝固化、低层化到域外世界的潜在危险的话,那么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则以其对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观念、中国国情的学理化表达和体系性传承而深化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的上述外显形式,从而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持久的内在精神支撑。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主要体现为中国哲学、中国经济学、中国法学、中国语言学与文字学、中国民俗学、中国史学等领域的学术成果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而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历程中,中国学术在上述这些领域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成就,往往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重点所在。国际社会急于弄明白,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是如何从积贫积弱的艰难历史中,迈上了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征途,并进而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大国的。外国人除了亲身体验中国文化、同中国人交往、到中国旅行或考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可以帮助他们释疑解惑,那就是研读中国的学术著作,或者借助他人的介绍与评述等方式而理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的变化与发展。海外世界从传播到海外的中国学术中所看到的,或者说外国人期望看到的中国形象应该有其严谨、客观、学理的面相。面对国际社会日益上升的了解、认识和评价中国的需求,中国学术应该顺势而为,积极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中国的声音变为世界的声音,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富而宝贵的精神动力。
正因为包括中国学术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建构中国国际形象、参与国际话语秩序的建构方面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从战略高度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发表高屋建瓴的论述。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国,就丝毫不能放松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自然是我们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重点领域。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彰显途径,更是中国文化自信在海外世界的重要表征与见证。
中国还不是学术强国
尽管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对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然而,总体来看,与我们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目标相比,中国学术目前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同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同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所占据的位置还极不相称。虽然我们的自然科学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在国际刊物上的发表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我们在国外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也在缓慢而显著地增长,但是,我们的文化产品、我们的精神产品、我们的宣传、我们的理论,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然没有什么地位和声音,我们的国际形象尚处于十分孱弱、不稳定的阶段。与中国学术在中国本土所表现出的创获不断、成绩斐然的景象相比,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总体上还显得比较寂寥,大量的中国学者及其著述,都还处于不为中国以外的学术界和一般读者所关注、研读和评价的状态之中。海外世界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人,会轻蔑地评论说:“中国是经济上的巨人,文化上的侏儒。”这种论调,初听起来自然是极为刺耳的。但是,这种刺耳论调,未尝不是对包括中国学术在内的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版图中真实地位的某种揭示。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塑造立体、正面、丰富、积极的中国国际形象,就离不开对中国学术自身以及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的反思。
做好中国学术自身建设
在笔者看来,以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来推动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加强中国学术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具体而言,加强中国学术的自身建设,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也就是说,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切实改进我们自己的学术评价体制,让我们的学术创新成为常态,让我们的学术创新具有足够的空间。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有不少科研管理部门,盛行以科研数量来评价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水平的做法。在这种科研考评的量化指挥棒的重压之下,有的学者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在科研产出的数量上,从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术研究的质量本身。与此同时,现在有一些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一味地把在境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考评本单位学者学术水平的关键指标,盲目地追求本单位的学者在SSCI和A&HCI等序列的刊物上的能见度。与这种考评机制相配合的是,有的科研部门还为此而出台了奖励机制,这极有可能助长为功利而学术的不良风气。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倡导汉语作为中国学术原创性成果的发表语言。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语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语言,其在世界学术生产场域所占据的支配性地位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基于这种现实,有的学者、科研机构有意无意地把用包括英语在内的外语发表的学术成果,视为高等学术成果,而把用汉语发表的学术成果,视为低等的学术成果。虽然这样的倾向远称不上普遍,但是它所预示的潜在隐患是显而易见,因而也是值得我们加以警惕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根本上来讲要着眼于思考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这种需要着眼的学术成果,必须而且应该用汉语作为第一位的发表语言,这既是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学术走向国际传播的根本保证。倡导用汉语发表中国学术成果的优先地位,既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自我封闭,而是要持续不断地鼓励中国学者建构中国学术的汉语思维、汉语命名、汉语表达,从而在国际学术之林树立我们的本真性与权威性。
当我思考中国学术传播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的关系时,就是指我们要建立对中国学术的自信。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学术没有基本的自信,我们又怎么有理由把它传播出去,并期望它为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增光添彩呢?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