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美娟)10月11—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廉政研究论坛在杭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理事长王京清,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俞世裕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何显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直属机关纪委书记王晓霞分别主持论坛开幕式和闭幕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胡海良作论坛总结。
来自全国纪检监察、社科研究机构和高校、党校等60多家单位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廉政建设发展历史进程、“清廉中国”建设探索分析、中国廉政建设主要成效和经验、中外廉政建设比较分析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王京清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中国廉政研究论坛”已经走过了十三个春秋。十三年来,我们见证了党和国家廉政建设事业的重大发展和巨大进步,看到了反腐败取得的重大成效,感受到了党风、政风发生的明显变化。廉政研究学者和广大实务工作者携手努力,为建设“清廉中国”积极贡献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唤起社会的廉洁意识,不断推动廉政文化繁荣发展。
王京清强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要建设“清廉中国”,虽然可以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反腐败的经验和做法,但没有现成的模式、套路、方案可供借鉴和模仿。我们必须从历史和国情出发,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廉政建设体系,廉政学就是在时代需求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应用型新型交叉学科。廉政学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希望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实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在学科体系建设上贡献更多的智慧成果。
朱国贤表示,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是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廉政专业化智库,在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总结廉政建设经验、讲好廉政故事、推进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十分关心浙江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重视对浙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在浙江省设立廉政研究基地,深入开展合作研究,为浙江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清廉浙江”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国贤表示,清廉文化是廉政建设的精髓所在,决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内生动力。我们将把加强清廉文化建设作为廉政研究的重中之重,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廉政文明新风尚。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廉政思想研究,构筑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精神家园。
俞世裕表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将以承办好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清廉浙江”建设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认清新形势下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会更加自觉地把科研工作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滚滚洪流中,融入到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中,融入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中,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应用价值、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推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建设清廉中国,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要做清廉表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首任理事长李秋芳提出,党员干部要把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在本职工作中。我国要持续完善制衡公共权力的法规制度,培育公职人员廉洁履职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要把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做实,深化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党员干部日常业务管理进行可视性检查。另外,构建务实守正、大众喜闻乐见的公务文化。将教育人、规范人、监督人与关心爱护人相统一,让深切的政治人文关怀直达干部内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介绍了俄罗斯的反腐败路径和措施。他提出,俄罗斯的反腐败路径和制度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出台国家反腐败战略、制定国家反腐败法、通过总统签署一系列反腐败法令。
“清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可或缺的因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静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在世界上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清正廉洁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清廉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清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河南省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徐喜林提出,“清廉中国”具有三个方面的战略意义。一是“清廉中国”的确立实施将会在中国反腐倡廉方面树起一面旗帜,凝聚多方面的正能量,形成反腐倡廉的巨大力量。二是建设“清廉中国”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提升了中国反腐倡廉理论的高度。三是“清廉中国”将在国际反腐败的舞台上响起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反腐败的气魄和形象。
论坛围绕“清廉中国建设”主题,设立了大会主旨发言、分论坛研讨、大会交流和总结等议程。论坛还以征文形式收集理论研究文章135篇,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并对优秀论文的获奖者颁发证书。经本届论坛研究确定,第十三届中国廉政研究论坛将由山西省社科院承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