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的编纂体现音韵学发展
2020年10月13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3日第2024期 作者:丁治民 李惠超

  《集韵》的编纂方法迥异于其前、其后的现存全本韵书。它所用方法为“三维定位法”:首先是调,韵字属于四声哪一声调,这是第一维;其次是韵,韵字隶属206韵哪一韵,这是第二维;最后是纽,在每一韵中,把同一个发音部位的小韵聚合在一起,韵字声纽属于五音哪一类,这是第三维。充分调动声韵调在韵书编纂中的作用,确立了韵字在韵书中的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查检韵字的速度与效率。辞书的编纂不论是内容还是方法,应都是后出转精。《广韵》《集韵》是汉语音韵学史上两大韵书。两书成书时间分别为1008年和1039年。据研究,两书既有同又有异。同的方面主要涉及韵系,都是206韵。异的方面主要涉及《集韵》收字多于《广韵》,以及《广韵》是“述”、《集韵》为“作”等。“作”的体现之一就是编纂方法的革新。《集韵》在排列方式或查检方式上要优于《广韵》。邓春琴提出《广韵》为“二维定位法”,《集韵》为“三维定位法”。“三维定位法”,即在“二维定位法”的基础上再加上声纽。它在每一韵中,又按五音把各类小韵聚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很有规律性,对韵字的查检就非常有效,《集韵》为其代表。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一编纂方式是《集韵》的创新。

  鲁国尧指出 “《集韵》是一部义例谨严组织致密的字典”。“组织致密”就体现在“三维定位法”上,现以一东韵为例:(1)东 都笼切(端一)、(2)通 他东切(透一)、(3)同 徒东切(定一)、(4)笼 卢东切(来一);(5)蓬 蒲蒙切(滂一)、(6)蒙 谟蓬切(明一);(7)檧 苏丛切(心一)、(8)怱 粗丛切(清一)、(9)祖丛切(精一)、(10)丛 徂聪切(从一);(11)洪 胡公切(匣一)、(12)烘 呼公切(晓一);(13)空 枯公切(溪一)、(14)公 沽红切(见一);(15)翁 乌公切(影一);(16)五公切(疑一);(17)朴蒙切(帮一)、(18)丰 敷冯切(敷三)、(19)风 方冯切(非三)、(20)冯 符风切(奉三)、(21)瞢 谟中切(微三);(22)嵩 思融切(心三)、(23)充 昌嵩切(昌三)、(24) 终 之戎切(章三)、(25)戎 而融切(日三);(26)崇 鉏弓切(崇三);(27)中 陟隆切(知三)、(28)忡 敕中切(彻三)、(29)虫 持中切(澄三)、(30)隆 良中切(来三);(31)融 余中切(喻三)、(32)雄 胡弓切(匣三);(33)弓 居雄切(见三)、(34)穹 丘弓切(溪三);(35)火宫切(晓三);(36)穷 渠弓切(群三);(37)於宫切(影三);(38)蚩工切(昌三);(39)戇公切(陟三)。

  1—4为舌音一等,5—6为唇音一等,7—10为齿音一等,11—12为喉音一等,13—14为牙音一等,15为喉音一等,16为牙音一等,18—21为唇音三等,22—26为齿音三等,27—30为舌音三等,31—32为喉音三等,33—34为牙音三等,35为喉音三等,36为牙音三等,37为喉音三等。11—16、31—37为牙喉音,虽然没有把各自聚合,有点儿分散,但两者发音部位相近,也解释得通。其中,17、35、37、38、39为《广韵》所无。一东韵为一、三两等合韵,一等在前,三等在后,井然有序。总体来说,东韵基本上是按发音部位各自聚合,其他205韵莫不如此。

  《集韵》“三维定位法”的纂修方式是其创新,还是另有渊源?我们认为是后者,因为《广韵》引《唐韵·天宝十载序》已有这一内容的表达: “又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有可纽不可行之,及古体有依约之,并采以为证,庶无壅而昭其凭。”

  《广韵》卷前录有陆法言《切韵序》、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序》与孙愐《唐韵序》。《唐韵序》有两种:一为开元二十年(732)的,署名为孙愐;一为天宝十年(751)的,未署名。

  《唐韵》现存残卷两类:一为蒋斧藏本《唐韵》,一为五代刻本《唐韵》。

  五代刻本《唐韵》现仅存残卷五种,分别为伯二〇一四、伯二〇一五、伯二〇一六、伯四七四七、伯五五三一。

  蒋斧藏本《唐韵》与《广韵》均没有采用这一编排方式。五代本韵书残卷伯四八七九、二〇一九为陆法言《切韵序》、长孙讷言《笺注本切韵序》与孙愐《唐韵序》;伯二六三八同。伯二〇一六存《唐韵》天宝十载序及部分残卷。天宝十载序中和纽次相关内容与《广韵》所录天宝十载序同:“又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

  那么天宝十载《唐韵》各韵纽次的排列是否与五音类属相关呢?现以一东韵为例,开列于下:(1)东 德红反(端一)、(2)同 徒□□(定一)、(3)(通) □□□(透一)、(4)(笼)□□□(来一);(5)(空) □□□(溪一)、(6)(公) 古红反(见一);(7)(洪) 户公反(匣一)、(8)烘 □□□(晓一)、(9)翁 乌红反(影一);(10)棇 苏公反(心一)、(11)藂 徂红反(从一)、(12)祖公反(精一)、(13)忩 仓红反(清一);(14)蒙 莫红反(明一)、(15)蓬 步红反(并一)、(16)塳 百弓反(帮一);(17)雄 羽隆反(喻三);(18)弓 居隆反(见三)、(19)穹 去弓反 (溪三)、(20)(穷) 巨(弓)反(群三)、(21)宜弓反(疑三);(22)终 职隆反(章三)、(23)充 (处隆)反(昌三)、(24)戎 □□□(日三);(25)(融) 余隆反(喻三);(26)(中) □□□(知三)、(27)虫 直(隆)反(澄三)、(28)隆 力中反(来三);(29)(嵩) □□□(心三)、(30)(崇)□□□(崇三);(31)瞢 莫中反(微三)、(32)丰 孚隆反(敷三)、(33)冯 并隆反(奉三)、(34)风 府隆反(非三)、(35)獴 □□□(□□)。

  周祖谟先生对此就指出:“(伯二〇一四、二〇一五、二〇一六、四七四七、五五三一)这一批五代印本的韵书残页中由第一种到第四种即平声和上声部分各韵的纽次已经与陆韵、王韵不同,各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即每韵的纽次几乎都是按照五音的类属来排列的。凡是属于五音同类的一些纽都比次在一起,不相杂厕,这正是二〇一六序文中所说的‘又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的实际涵义。”但“入声(五五三一)与前四种的体例与内容均不相同”。

  伯二〇一四、二〇一五、二〇一六、四七四七残卷的纽次与伯二〇一六序所言“又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是一致的。这四种残卷(平声、上声)是对伯二〇一六序的具体实践。序末交代该书的字数及其来源:“起终五年,精成一部,前后总加四万二千三百八十三言,仍篆隶石经勒存正体,幸不讥繁。”对此,周祖谟先生又提出:“在收字方面,本书每纽的字数已经很接近于《广韵》,有些字《广韵》也没有收。这些比以前的韵书多出来的字是从各种书籍中寻求来的,其中包括佛经在内。”

  从上述论证可以看出,把同一个发音部位的小韵聚合在一起这一编纂方法并非《集韵》首创,这一思想应源于天宝本《唐韵》;《集韵》收字多,也可能是受天宝本《唐韵》的影响。从时代上看,《唐韵》《广韵》《集韵》是前后相承的,《集韵》在编排体例和收字理念上没有效法较近的《广韵》,反而效法较远的《唐韵》,这当有特别的理由。《唐韵》在这方面确有过人之处,而这一点恰好被《集韵》继承并发扬光大。这是中国韵书编撰史上的重大革新,极大地增强了检索的便利性,这一发明的首创权应当归于天宝本《唐韵》。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徐朝东提出开元本《唐韵》为《广韵》编纂时的底本,这一观点逐渐为学界所接受;《集韵》在编纂时,天宝本《唐韵》起到何种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不管如何,天宝本《唐韵》一定是编纂《集韵》时的一部重要参考书。诚如是,对于《唐韵》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地位应给予更高的评价。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