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内向传播理论
2023年02月01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1日总第2580期 作者:蔡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阳明心学的内容,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我们应结合现实情况和时代精神对阳明心学加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阳明心学秉承古代心传,是中华文明内向传播的高峰,可以为中国传播学的理论和内容建构提供本土智慧。

  内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或自我传播)指人对传播客体进行感觉、记忆、认知、推理、判断与其他反应的过程,能够从根本上引起人内心信息、意义、能量的变化并延及其行为,是一切外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的基础。

  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聚焦情感、意识、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以心为本,合传播者受传者为一体,在反映与接收内心及外部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形成意义性内容,并对其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及清理等,达到改变心态、完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的目标,最终建立起一套由媒介塑造、内容处理和效果显现过程构成的内向传播模式。

  媒介塑造:心之镜

  阳明心学内向传播的基础用功阶段一般要在静坐状态下内观,在认知和记忆层面明觉精察五感六识对心理空间的占据及情绪涌动,隐形之“心”如镜映照般初步“成像”。

  “心即理”的信息枢纽。阳明心学内向传播带有方向性,即“向内”,要求“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王阳明针对朱熹“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的外求逐物倾向,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强调价值判断的伦理性和认知事物的主体能动性,一切意义、价值和外部事物的秩序都要取决于内在之心。“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阳明心学高度集中在心、意、知等内在世界中,对内向传播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认为即使是“苟从旧说、拘泥文义”等引起的心理活动亦皆“外求”。内求于心即能显现情感、思维、意念以及事物等不同层次的“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是所有信息的枢纽,犹如统率、穿连、沟通信息、意义及能量的虚拟媒介(而非一团血肉)。

  似镜成像的觉察力。阳明学的“心”具有虚明的特质,可以起到似镜成像的媒介作用,“镜”之所照即内向传播的信息。这些信息初步呈现为五感六识及产生的欲望和情绪等,阳明心学所讨论的“人欲”“喜怒哀乐”“未发”“已发”“偏私”等状态皆需要内求向度的明觉精察来感知。而觉知敏感度的保持,需要“心如明镜”“纤尘即现”,否则心镜就会变得“斑垢驳杂”,也无法照见落在其上的灰尘。“镜喻”形象地反映私欲如尘垢,提高对其的觉知敏感度,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拂去,是达到求理目的的条件与前提。心的“明”不仅能轻松照见内心状态,而且能如实反映外在事物的面貌,以帮助应对事变。因此,“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心作为“传播媒介”的精密和敏锐具有本原意义。

  内容处理:致良知

  阳明心学内向传播的关键环节是由“良知”提炼出内容并对其有选择地清理:在判断推理的思维层面为“心镜”所传递信息赋予善恶意义,并在意念层面实践为善去恶的克治之功,同时通过知行合一完成致良知。

  良知赋予的善恶意义。王阳明认为只有道德之知具有意义(“良知之外别无知矣”),因此阳明心学内向传播的内容即价值指向的“善恶”。“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犹如镜面明亮的材质,若被遮蔽则所照之物均有偏颇变形。故不能妄作善恶,而要坚持省察克治的“磨镜”,唤起道德意识的觉醒,直到良知扩充莹彻。良知既经起用,就能分辨心镜中所照之臆见、欲望、情绪等杂念的本来面目,赋予其善恶意义,其善者如谦虚、敬畏、洒落、恻隐、羞恶、辞让等,其恶者如怠惰、疏忽、急躁、嫉妒、贪婪、骄傲、吝啬、放逸等。善恶要辨证看待,“善恶只是一物”,善是无所偏倚之“中”,过与不及皆是恶,“动气便是恶”。因此良知不仅要因时因地制宜,还要于更精微处把握。

  为善去恶与知行落实。王阳明去除尘垢的磨镜工夫形象地比喻了心学实修有减无增、削繁就简的内向传播原理,通过“去恶”之功对传播内容进行筛选。在其看来,除去私欲自然达到为善,而不用额外想一个为善标准,“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其过程“常如猫之捕鼠……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强调在意念起处就省察动机,从根子上导正意念。相对认知思维层面来说,意念层面的意志、念力、潜意识等都有较强的主体性力量,有助于汇集能量,贯通内向传播的种种障碍,达成其落实与外显。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完成致良知,知与行要贯通一气,以便凝心聚力厚培本原。“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谓知道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做不到的皆未达到知,知有行的扩致,才能抛去空想、空谈,成就有用之实。

  实修效果:内心光明

  阳明心学内向传播是在不间断“事上磨”的过程中,净化个人精神世界、照见本心,增强定力、显现智慧,达到内心光明的效果。

  定力的增加。当恶念消除,外诱退去,内心摆脱羁绊,从而获得了循理的定力。静时心定相对容易,但遇事而动要做到循理则要困难,“却恐好易恶难,便流入禅释去也”,若徒知静养,“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因此要提升意志力不断事上磨,甚至付出百死千难的努力,尤其在事情的紧要关头或容易摧毁意志的逆境中反身实修,工夫既久,最终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效果。阳明心学强调立志,强调“吾性自足”,只要有深厚的定力,坚守住本心、初心,就能抵御外在名利的诱惑。定力还能增进凝神、聚气、炼精,在潜意识层面中和七情六欲,在道德意识方面生发忠孝仁义等正能量,在做事方面酬酢万变仍然从容自在,最终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智慧的显现。心镜的“明”,能够“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心体明即是道明”,心犹如接收终端,接收来自天地万物的信息,去掉了成见、妄念等私欲的纷扰,“便是廓然大公”,更能客观地认识事物,趋近真理。“理”自然显现之后,心就不会被外界空虚、僵化或新奇、花哨的意义所迷惑,进而摆脱出于守为成训的盲从与表演之习心。在王阳明看来,人之智能彼此相差本不甚远,智能发用如何,全在于心动与否;良知作为价值源头使得心中洒落无困惑、随心所欲不逾矩,实现“此心安处即是乐”的充实、怡悦、光明,不为外物所动,心中之理“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自然能够应对日间万千人情事变合宜得体,达到了悟生死、洞察人心、经邦济世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像王阳明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就实践价值而言,注重良知发用的内向传播,才能打破僵化教条思维禁锢,与时俱进,重拾文化自信。并且以不间断的内驱力寻求与外在传播造成的信息泛滥的平衡:在功利内卷、专业割裂、知识爆炸、概念繁复的环境中,阳明心学重道德人伦的内求落实、轻形式主义虚文外求,为人们对事物的取舍提供价值序列体系;在包装过度、猎奇求异的商业化浪潮中,引导人们抵制人格的扭曲与异化,形成由内而外的诚实质朴品格,助力诚信社会的建构。就理论价值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身之主宰便是心”“知行合一”“事上磨”等阳明心学核心理念,有助于内向传播理论体系的建构,在情感体验、知性功能、精神境界等范畴有更精微的把握,进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继承和时代性转化。

  (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新时代阳明文化传播路径研究”(21GZGX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