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志愿旅游影响
2023年02月01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1日总第2580期 作者:刘雨微/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对话”网近日报道称,结合了海外志愿服务和旅游体验的“志愿旅游”(voluntourism)正在悄然复苏。

  疫情前,全球志愿旅游产业每年约创造2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其活跃的志愿者多达1000万名。然而,志愿旅游也遭受了诸多社会批评,例如商品化志愿工作、延续新殖民主义、延续“白人救世主”情结等。新西兰梅西大学人类、环境与规划学院教授莎朗·麦克伦南(Sharon McLennan)以斐济为例,探讨了志愿旅游商业化趋势下志愿者与东道主的关系。麦克伦南认为,志愿旅游受到殖民历史和当代全球进程的影响并与之相互作用,产生了复杂的利弊关系网。学者需要避免以狭隘的“地方商业发展”视角对志愿旅游下定义。

  斐济是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占该国GDP的23%。麦克伦南谈道,过去10年,志愿旅游在斐济兴起,现在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麦克伦南对一家位于斐济的国际志愿旅游机构展开研究,发现斐济人乐于与外国志愿者建立短暂的文化交流关系。东道主家庭们积极地与外国志愿者互动,例如,在自己家中接待志愿者,邀请志愿者参与一日三餐的制作以及出席节日活动等。还有一些斐济家庭在志愿者离开很久之后,依然与他们保持联系。

  然而,麦克伦南认为,斐济东道主和志愿者之间的文化交流关系是斐济旅游消费景观的产物。与普通游客一样,志愿者向旅游机构支付了高昂费用,并且带着对志愿旅游体验的期望来到斐济。这些旅游期望或许很普通,例如稳定的互联网服务、美味的食物和后勤支持;或许很深刻,如产生一种为发展中国家作贡献的成就感。不过,一旦这些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志愿者就会不停地抱怨,并滋生对斐济的负面印象,破坏与斐济东道主的关系,打击后者的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商业文化体验并不能建立长久且稳定的跨文化联系,同时还降低了外国人与斐济人自然接触的可能性。

  在麦克伦南看来,社会需要超越地方发展实践或商业化的文化体验来研究志愿旅游。社会需要发扬志愿旅游的优势,建立短暂的跨文化关系,增进相互学习和个人反思,为社会和环境事业作出长期贡献。

  (刘雨微/编译)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