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有温度的田野上
2019年06月19日 07: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9日第171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20世纪以来,现代学科范式日渐成熟,田野研究在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事实上,在田野研究中,研究者应该以何种态度进入所调查的地方、面对研究对象,这一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今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系共同发起“‘有温度的田野’学术工作坊”活动。6月8—9日,学术工作坊第二期暨中国礼俗传统与当代乡村振兴论坛在济南举行。论坛旨在提倡以地方为视角对人类社会和文化进行多维度研究,聚焦中国礼俗传统与当代乡村振兴研究,理解与阐释人类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基本问题,探索国家政治与乡村社会之间良好的互动传统、国家规制与民间内生礼俗相统一的发展道路,复兴与重构当代乡村文化传承机制。

  反思“冷静观察”与“高热度”

  田野调查作为质性研究的主要方法由来已久。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介绍说,田野调查是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通过全身心地投入被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从而获得经验性知识的研究行为。田野调查是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通用的研究方法,有一套为各学科所共享的基本理论,如“参与观察法”“深描”“科学民族志”等。西方早期人类学的殖民主义倾向、科学民族志的纯学术追求和现代人类学的理论志向,都使得研究者或多或少地把田野当成试验场或标本式的个案。

  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一度成为田野调查标榜的最具科学性的方法。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张士闪表示,现代民俗学田野研究曾长期借鉴西方人类学关于“局外人”或“局内人”的田野理论,为了“贴近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活动对于“他者”的影响。

  与会学者表示,与“冷静观察”相对的是,近年来,在村落田野调查热潮中,多有以拯救乡村非遗、保护村落老建筑为己任的激扬文字之作。然而,其“高热度”指向并非是对村民的人文关怀,甚至还会对村民生活造成侵扰或伤害。

  实现“文化共情”

  基于对“冷静观察”与“高热度”田野研究的反思,与会学者倡导一种“有温度的田野”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以长期观察、深切参与和“文化共振”式的体悟为基础,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突破地方社会和民众生活中的种种“理所当然”或“天经地义”等表象,力图在研究中贴近民众的情感和逻辑。

  在很多民俗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民俗学者与其研究对象并肩同行的情景,塑造了一种同道者的典型意象。在王霄冰看来,民俗学者从学科诞生开始,就志在重构本民族民众的历史,把为民众代言和发声作为使命。在研究过程中,民俗学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心意相通,他们之间的对话与协商也会发生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构成民俗志的一道独特风景。

  张士闪提出,古往今来,生活共同体的建构都来自其内部的“文化共情”。学者在田野调查中,必须具备“文化共情”式的想象与感悟能力,既要有文化尊重,也要有田野积累,这样才能理解民众如何将自身的存在和行为定义为“正当”和“正统”,整合旧经历,赋予新意义。这样一种田野研究方法,有望实现对“冷静观察”与“高热度”田野理念的双重超越。

  专家与研究者总是在田野工作现场与研究过程中力求保持客观冷静。如此,作为情绪能力的“共情”,自然饱受轻视乃至否定。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菅丰在进行灾后重建的民俗学田野工作中发现,研究者必须能够与受灾者共情,充分理解他们的经验及其特有的价值观等,才能进行实践性的民俗学研究,并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帮助受灾民众自强自立。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宗迪提出,当下的民俗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事实收集,而非倾听语言和故事,这种研究倾向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他认为,发现并解释民间流传的、无法被外人观察到的传统知识,才是民俗学田野研究的目的。对于民俗学田野研究而言,倾听比观察更重要,保持谦虚的沉默比自以为是的喧哗更珍贵。

  立足民俗学学科本位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构想,“有温度的田野”这一倡导,正是基于学者对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反思与创新而提出的。

  在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耿波看来,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对当代中国新农村的观察具有局限性。先进的田野研究方法,是要发现当代中国新农村被埋藏的先进力量,将之提出,并据之行动。在这个意义上,田野的观察者要从“知识分子”变成“变革者”。这样的田野调查不是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据,呈现出边缘化对象的前进性力量。

  然而,学界对于民俗学者参与地方文化建构现象也不乏批评。不仅如此,民俗学特有的学术立场和田野关系也经常被作为批评证据,说明这门学科的学术性不强。王霄冰提出,这种批评很多时候往往来自学科内部,是民俗学学术自觉和学科自信不足的表现。如何站在学科本位的立场,以兄弟学科为参照,反思和总结自身的田野理论与方法论,是近年来民俗学者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民俗学者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如身体民俗学、个人叙事、礼俗互动、语境、民俗关系等,都是基于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