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
2019年05月17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7日第169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黄亚楠

  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突破乡村发展的人才瓶颈,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必须做好人才引进、培育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乡村人才发展的环境。

  创造条件 汇聚多方贤才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农村的广阔天地需要有志者共同建设。实施乡村人才振兴,需要优化条件,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建设。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陈军亚表示,要通过乡村发展规划明确所需引进人才的类型,针对“产业带动型”“文化传承型”“技术指导型”“治理提升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引入、激励和使用策略。由于返乡就业创业的人员在外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缺乏对回乡后个人创业的环境、建设乡村所应具备的技巧与能力,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了解,可针对该群体建立专项培训制度,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通过差异化、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此外,要注重构建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双重人才激励机制。除实施财税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优惠措施外,也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能人评选活动,通过树立乡村建设贡献纪念碑、写入村志等方式,提升人才归属感、荣誉感和积极性。

  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教授马华认为,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强烈的双向需求和要素流动正在深刻重塑新时代的城乡关系。乡村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支撑,乡村社会也为各类人才施展抱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引进和吸收外来人才参与农村建设发展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用得好”的人才战略,坚持柔性引才、以才引才、灵活用才,积极探索校地共建、企地共建等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特别是要加强对新乡贤、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原籍群体的引进力度,支持其返乡创业、带头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此外,也要适当提高引进人才薪资待遇。薪资待遇是否符合预期仍然是吸引人才落地的关键要素。同时,地方政府应当提供相应的“政策礼包”,为人才提供必要的机会和平台,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为人才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空间。

  自力更生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广大农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提升其知识技能水平是建设高质量乡村人才队伍的关键。未来需要不断健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和乡村本土人才,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荣卓看来,要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首先要健全完善“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专门机构的作用,开展需求调研、培训组织、过程管理和延伸服务等工作。积极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力量共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其次,要制定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型农民、农技员的培养计划。新型农民必须掌握现代农业基础知识、农业机械操作、互联网销售和运营管理、新型防病治病技术。要针对农民所需,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培养体系。最后,要提升农户信息化应用水平,做好后续跟踪指导。推进职业农民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要围绕农民生产需求开展全周期跟踪指导和服务。

  “从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角度看,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地位十分重要。”陈军亚建议,要培养职业农民,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懂农业”“爱农业”的专业化、技术性人才;要借鉴共享经济模式,对接农业科学院、大专院校等机构建立“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平台”。要根据农户需求,由服务基地联系并组织“周末专家”,利用非工作日时间,实现“一对一”“手把手”的科学普及和技术指导活动,有效提升在业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此外,要依托信息技术,培养“智慧农民”。要与大专院校涉农专业、职业院校等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和资源库,建立关于主要农作物和农用机械设备的教学平台,并通过手机、互联网等途径将相关信息和知识推送给有需要的农民。要依托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畅通农产品销售信息和渠道,培养具备直接掌握和对接市场能力的新型农民。

  创新机制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维持乡村人才队伍稳定,是促进乡村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陈荣卓认为,首先,要做好政策配套,让人才留得安心。综合运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为人才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其次,要将服务落到实处,方便人才就业创业。开通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窗口,精准介绍各类人才优惠政策,简化各类手续。再次,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留得放心。应建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乡土人才技能等级评价制度。通过搭建乡土人才等级评价体系,让真正有才学和实干能力的人才拥有切实可行的上升渠道。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留得舒心。以人才服务窗口为依托,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业务办理、补贴发放等服务。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