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
2019年05月16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6日总第1693期 作者:邓敏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对更好地完善教育政策、落实教育方针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系统回答和解决新时代高校使命、任务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为谁培养人”回答和解决了使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的使命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前提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使命和发展方向决定了新时代高校“为谁培养人”。

  一是为人民培养人。中国人民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走过近百年的奋斗历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贯如初,对人民的深厚情怀经久不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新时代高校要为人民培养人,它们所培养的人要同人民一道拼搏,服务于人民,为人民谋幸福。

  二是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使命,这就要求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后继有人、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队伍后继有人、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党员队伍后继有人。因此,新时代高校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人,它们所培养的人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三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积累,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因此,新时代高校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它们所培养的人要敢于做先锋,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能够以强烈的责任心积极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第二,“培养什么人”回答和解决了任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新时代高校应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伟大事业,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奋进者,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深厚的人。新时代高校应讲好爱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使青年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把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常青之树上。

  三是培养奋斗精神不懈的人。新时代高校应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敢于担当,以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创造美好的人生,去实现伟大的梦想。

  四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高校应教育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品德修养筑牢价值基石,引导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出发、日常生活中历练、学习实践上提升,从而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应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从而练就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真本领;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育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脑强身、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从而担起家庭的重任、塑造国家的未来;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应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使青年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第三,“怎样培养人”回答和解决了路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怎样培养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新时代高校而言,必须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应积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和支撑服务单位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应积极主动与家庭、政府和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形成广泛的联动机制,发挥家庭与父母在培养学生方面的独特作用,注重把政府与社会更广泛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强大力量。

  其次,打造全过程育人“时间链”。一方面,新时代高校既要把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期初到学期末、从课堂上到课堂下、从学习日到节假日和寒暑假作为一个完整的、不间断的培养时间链,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培养方案。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把握关键点、关键期,确定培养重点内容。

  最后,构建全方位育人“立交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决定了高校培养人必须全方位、多维度,新时代高校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在培养学生中统筹谋划思维方法的立体性和整体性、方式手段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内容架构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当前,应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构建高校全方位育人的“立交桥”。

  (作者系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