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世界带来信心与动力
2019年07月05日 08: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5日第1728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俊美

  7月3日,为期三天的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大连落下帷幕。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围绕“领导力4.0: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这一主题展开。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

  对中国方案充满信心

  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深入研讨了全球化、技术引领与经济变革,同时聚焦5G、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热点话题。与会代表和各界人士积极评价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作出的贡献,对中国提供的全球经济发展智慧与方案充满信心。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表示,当前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各方乐意倾听中国声音并与中国深入对话。

  美国查普曼大学全球传播终身教授贾文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从议程上看更加关注中国问题,专设“中国经济前景”分论坛,比如,突出了中国的技术创新成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等。

  此次论坛专门设置了绿色“一带一路”主题,与会嘉宾一起探讨如何进行绿色投资等话题。大家认为推动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需要各方携手合作。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副校长、环境与社会中心教授朱尔斯·皮雷蒂(Jules Prett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增长和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的重要目标,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推动绿色经济议程。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论坛上表示,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协作,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有望成为未来最大的平台。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林宏宇表示,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稳定和引领作用更为重要,国际社会也更加看重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主张的多边主义与新型全球治理是解决当前全球治理赤字的良方。“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可以成为推动世界各国之间多边关系的新理念。国家之间应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双边关系。多边关系与全球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平等,提倡文明交流互鉴。

  领导者与领导力备受关注

  在谈到此次达沃斯论坛主题时,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巴里·布赞(Barry Buzan)对本报记者表示,领导力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常重要。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相信中国之后会根据自己特有的国情和优势发挥自己独特的领导力。

  英国德勤有限公司全球首席战略官约翰·麦考克(John Meacock)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时代,大家都主张进行有效的技术投资。但是,数字时代或工业4.0时代面临的不仅是新技术挑战,企业领导者在帮助各类组织应对这一技术变革时代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各类组织要接受全面的变革,所以大家都要参与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地重塑自我、重塑组织。

  在贾文山看来,领导力4.0除达沃斯论坛提出的灵活行业领导力、技术领导力、经济领导力和责任领导力外,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全球整体现状和趋势的能力、全球跨文化沟通和跨组织协调与融合力、制度创新和机构改革的能力等。

  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世界的合作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论坛上表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经验。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刊发文章称,在过去的40多年里,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让中国成长为一个全球大国。中国与世界有着深刻的联系。现在中国和世界在许多方面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如今,中国生产商为全世界提供了大量技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者,世界其他国家需要中国技术。文章预测,到2040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接触可能会为世界经济带来22万亿—37万亿美元的价值,相当于该时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26%。更多地参与到世界中,意味着中国可以更多地从其他地区进口商品,产生更多的双向技术流动,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服务业,当然也有可能达成更多解决方案。中国经济全球参与度的提升仍有相当大的空间。

  林宏宇强调,尽管世界面临诸多挑战,但各国间战略合作的基础面还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际恐怖主义、世界性疾病等,都离不开各国的相互协作。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刊发的文章建议,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开放,增进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国与世界的持续融合可以为全球带来益处,各方都要加倍努力,进行更多的经济合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