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汉学界首位华人名家杨联陞
2023年01月04日 1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4日总第2565期 作者:林风 陈思

  杨联陞,字莲生,原籍浙江绍兴,知名汉学家。1914年出生于河北保定;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曾师从陈寅恪;1941年得到美国汉学家贾德纳资助,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1942年获硕士学位,1946年获博士学位。1947年,杨联陞任职哈佛大学远东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1948年起担任《哈佛亚洲学报》编委;1958年晋升为教授。1965年,杨联陞任哈佛燕京学社中国历史讲座教授;1966年担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清华学报》主编;1970年,获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74年获法国铭刻与文学学院德卢恩奖;1976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80年于哈佛大学荣休。

  杨联陞自幼酷爱文史,天赋异禀,求学时代就已经在《清华学报》《食货半月刊》等杂志发表文章,如《唐代高利贷及债务人的家庭连带责任》《东汉的豪族》等。杨联陞通多种语言,学术成果颇丰,中文著作有《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论文有《中唐以后税制与南朝税制之关系》《历史与语言》《欧美国家东洋研究及展望》(日文)等;书评文章有《吉川幸次郎等:元曲选释》《池田温〈中国古代中籍帐集录〉评介》等,序跋包括《〈友声集〉总序》等;英文著作有《中国货币与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等;辞书有与赵元任合编《简明汉语口语词典》等。另外,杨联陞多次受邀讲学,于日本京都大学讲授《盐铁论》和《颜氏家训》等。杨联陞博关经典,学贯中西,著述等身,其中国史研究贡献突出,是第一个真正进入西方汉学界的华人。

  求学治学

  清华大学鼓励学子广为涉猎,故清华学子兼收并蓄,在史学研究领域形成了“融会贯通”的治学特色。杨联陞入学清华,虽从父母之命就读经济系,但因自身文史兴趣与清华传统,另修读了许多文史课程,例如朱自清的国文课、陶希圣的中国经济史等。杨联陞受到了陶希圣等人的影响,学人就国家社会制度展开大论战,他就加入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阵营。后又因曾修习过陈寅恪的史学课而受其影响,毕业论文也是在陈寅恪指导下完成的,陈寅恪“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的治史方法深深地影响着杨联陞。后来,杨联陞赴哈佛大学攻读学位,受到当时美国史学主流的影响,开始重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及史学的社会功用。在他半工半读求学期间,钱稻孙与贾德纳的帮助使杨联陞的英文、日文、法文水平得到提高。随后,杨联陞跟随赵元任在美国陆军特训班讲授汉语,其间,重视语言学研究的赵元任激发了杨联陞对语言学的兴趣。由于杨联陞在“清华学派”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史学注重考证的学术风格和治学特色,因此,杨联陞不局限于研究语言学本身,而是将语言学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下,在强调实证主义的美国史学主流影响下,杨联陞在学术研究中也力避主观判断,尊重史实。此外,胡适也是杨联陞学术之路上的重要伙伴。胡适与杨联陞可谓忘年交,二人亦师亦友,互通书信,论学谈诗20年。胡适之所以如此器重杨联陞,是因为杨联陞对汉学所作出的贡献甚高。论学是中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杨联陞与胡适的论学就是在书信往来中展开的,与其说是书信,不如说是著说。从杨联陞与胡适数量众多的来往书信中可以发现,他俩常常就某一论点“针锋相对”,但却乐在其中。二人学术上是知己,生活中更是挚友。

  杨联陞认为,训诂学为汉学家必备之技能,语言与思想、历史休戚相关。他的治学方式细致入微,善探微识小、穷究其尽,后人多难望其项背,终莫能及。他强调,对一个字所关联的因素加以研究就可以构成一部文化史,“训诂治史”就是他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从文字管窥历史,以小见大,杨联陞强调史料中文字的重要性,训诂学是汉学的基础,也是研究中国史必备的学术素养。所谓“训诂治史”,就是广泛涉猎史料,通过“训诂”深入史料内部,探寻看上去不相干的内容,将其一点一滴联系起来,从而还原客观的历史。杨联陞将训诂考证与社会科学相会通,在经济学、考古学、文学等学术海洋里徜徉自如。

  汉学书评

  杨联陞的书评独树一帜。汉学界在二战影响下,乱象丛生,杨联陞注意到有些研究乃断章取义。后来,哈佛燕京学社成立,杨联陞便在中国学研究上“拨乱反正”,书评就是他的主战场,对西方汉学界提出批评。在哈佛大学五十载,杨联陞博览群书,在人文社科领域甚至是自然科学中都有所涉及。正是其博采众长,博古通今,使之成为公认的汉学批评名家。杨联陞重视书评的价值,认为学术的发展与公平的评介息息相关。杨联陞的书评涉猎甚广,艺术、地理、语言文字、文学、考古、制度史、边疆史、经济史皆罗列其中,几乎囊括了汉学所有的研究领域。杨联陞自比汉学“杂家”,不愿与“专家”相提并论,在他的书评中,汉学界中的“疑难杂症”被一并解决。杨联陞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之在汉学批评上“铁面无私”,书评所涉汉学家50余位,即使对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汉学大家,如李约瑟、威利等的批评也一样的犀利,篇篇有深度、广度,论述客观、中肯。杨联陞在书评中引经据典,常用中国著述,这不仅使中国学术与国际汉学相交融,更纠正了西方学界对中国学术的偏见。

  杨联陞的学识、个性都融入在书评中。杨联陞评教授时,书评文章占了不小的比重,这也可以看出当时哈佛大学的学术价值取向。

  家国情怀

  1938年,贾德纳来华,杨联陞成为其助理。1940年8月,贾德纳提出资助杨联陞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并继续邀请杨联陞做他的助理。同年底,杨联陞告别家人后赴美,于1941年2月抵达旧金山。杨联陞在哈佛求学期间都未能与家人见面,直到1948年,夫人才带着二女儿赴美与其团聚。随后的20多年间,中美交流较少,客居他乡的杨联陞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祖国,思乡思亲,虽说在其著作中,诗词并不是其主要成就,但他常赋诗抒怀,以表对祖国故乡的思念。又时常因诗中内容所涉家国从而触目生情,潸然泪下。他的生活娱乐方式始终保持中国化,闲暇之时唱京剧、下围棋和打麻将,聊以精神慰藉。这使他在学术上更加执着,其余生都在向西方汉学界传播中国声音,将中国治史传统应用至国际西方汉学研究领域。除了与西方学者有往来之外,他更会热情接待来美访学的中国学者,将其所思所想所做所学倾囊相授。在之后三四十年间,杨联陞一直与国内学者互通书信,随时准备着报效祖国。1973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海外学者时曾表示欢迎海外的中国学者常回家看看,消息经《人民日报》传入思乡心切的杨联陞耳中,再次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他曾于1974年和1977年两次回国,走亲访友,与家人享受美好的团圆时光。1985年,年事已高的杨联陞虽身体欠佳,但他爽快地应邀再次回到故土讲学,曾赋诗曰:“居夷垂老到中原,最喜河山换旧颜。新寨新林看不足,轮车已过几重关。”

  杨联陞凭借自身贯通中西的学术功底立足于西方汉学界,他把中国现代史学的优秀传统引进汉学研究,打破了当时西方对中国学研究较为肤浅的认识。不仅如此,杨联陞还密切关注国内学术发展,为国家学术建设建言献策。他帮助中国学人访美交流,促进了中国学界和国际学界的交流;利用美国丰富的学术资源,接纳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我国汉学研究储备了后备力量。1990年,杨联陞于纽约与世长辞。哈佛大学讣告称,杨联陞教授才思敏捷、思辨犀利、辨析突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是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榜样,深为学生所怀念,堪称耕耘美国汉学的先驱之一。他架设中西学术交流的桥梁,有“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之美誉。他一生笔耕不辍,所思所想所言所行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汉学界。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明代以降西方易学五学派对《易经》的翻译与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科研处)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