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耕扶贫研究的“躬行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张琦团队扶贫纪实
2021年10月29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29日第227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准脱贫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工程,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彪炳史册。坚持实干兴邦、实干惠民,我们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汇聚了社科学者为人民做学问,坚守信念、学术报国的实践智慧。

  广东清远地处粤北山区,丰富的地下水系与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孕育了特征鲜明的高山峡谷。但耕地的极度零碎化长期制约着经济发展,清远背靠繁华的珠三角经济腹地,却集“老、少、山、边、穷”于一身。

  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省市交界,因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等各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河南济源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发源地,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机,实现脱贫摘帽,成为非贫困地区中高质量脱贫的典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及其研究团队,曾不止一次驻足在这样的土地上,一遍又一遍思考着中国脱贫攻坚研究的实践新路,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1988年,张琦开始致力于农业农村经济与扶贫政策研究,至今30余年,一直潜心扶贫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的学术深耕工作。以学术服务社会,用创新助力发展。他创立的高端智库“中国扶贫研究院”,直接服务国家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聚焦精准扶贫,张琦常年深入贫困山区第一线调研,在扶贫脱贫机制的理论与政策、中国绿色减贫理论与实践、中国扶贫经验推广应用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20年,张琦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幸福,过上幸福的日子,是张琦最朴实的心愿。

  较早提出“绿色减贫”概念

  在三江源头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旷神怡,张琦第一次领略到了高原大自然的美景和高原之威严。这是2010年“中国高原地区减贫战略和政策规划体系研究——以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为例”的项目调研工作,给他留下的印象。张琦说,这次调研要乘车翻越海拔4824米的高原地区,7天的调研活动,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自己都在与高原反应作斗争。十几年前的调研经历,让他亲身体验到自然力的威严和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这就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是适应和利用自然力,而无法改变自然力和规律”。

  从最初参与“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2010”项目,到参与国务院扶贫办的灾后重建项目,再到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项目,张琦逐渐坚定了将绿色发展与扶贫相结合研究的念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及生态文明理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减贫脱贫更是如此,绿色减贫指数研究亟须启动。

  2013年1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办“新形势下贫困问题”研讨会。提高发展能力成为未来扶贫的目标,如何制定减贫目标、建立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如何构建完善新的减贫战略、拓展贫困内涵等,都是当时扶贫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会上,张琦提出了“将中国连片特困地区减贫与绿色发展报告相结合”的设想,当即得到了参加会议的国务院扶贫办相关领导和扶贫领域专家学者的赞同与支持。在随后两年多时间里,绿色减贫指数研究计划开始稳步实施。

  我国的贫困地区往往是自然资源富集区,但由于经济社会相对落后,贫困人口聚集,生态屏障建设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一般性贫困和生态性贫困叠加的特征。张琦表示,中国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补齐这两块短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脆弱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脱贫攻坚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扶贫调研更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要改变长期积弊很深的落后贫困地区面貌,需要承受的压力、付出的辛劳远非常人所能想象。在不断的调研和思考中,张琦总结出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与减贫动力和扶贫战略之间的机制关系。概括来讲就是,绿色减贫引发三大动力源泉的重构,即绿色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力,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包容性增长战略成为新拉力,自身能力建设成为绿色减贫动力实现的内在驱动力。三大内外动力的转变,带动了贫困地区的三大变化,即收入来源的新变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重构绿色减贫动力系统,旨在最终实现贫困地区总体收入水平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健康保障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改善,进而构建起新型多维扶贫的新战略。张琦表示,希望通过机制的改变,进而产生脱贫致富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突破过去把扶贫目标简单理解为经济上脱贫的局限,强调扶贫工作要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中国绿色减贫指数

  在既有的绿色发展研究中,关于绿色增长和贫困衡量标准已出现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绿色减贫研究”却屈指可数。绿色减贫是一个创新提法,对于当时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绿色减贫指数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张琦和他的团队成员只能竭尽所能,努力开拓。他们总结了许多国内外绿色发展和减贫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借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经合组织绿色增长指标以及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等成果,根据我国多维贫困特点,首次构建了“经济增长绿色度、资源和环境保护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脱贫成效”四大维度、27个指标的中国绿色减贫指数和指标体系。

  由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2010年提出的新的扶贫区域划定范围,所以当时以片区为单位的统计数据极少。团队成员需要将有关的分县数据汇总才能得到片区的统计数据,许多指标在数据的可得性上存在不小的困难。为了得到科学数据,团队成员走访各地进行调研,甚至一出去就是三四十天,深入山区,为了彻底摸清当地实际,反复进行测算。

  中国疆域辽阔,在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地区、四省藏区、南疆三地州,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贫困特点和环境特点,各片区绿色减贫与减贫程度也不一样,导致该情况的深层次原因也各具特色。张琦告诉记者,比较各个片区的绿色减贫程度以及具体指标情况,既可交流先进经验,也可促进后起奋进,更重要的是,能够客观科学地分析挖掘出背后的原因和面临的问题,为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提出兼顾绿色与发展的减贫对策打下坚实基础。2011—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针对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505个贫困县,每个县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以片区为单位进行总体的横向比较,选取片区案例进行片区内的县级比较。

  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如何发展是首要面临的问题,广大贫困地区居民提高收入的愿望也最为迫切。选择绿色还是选择经济发展,曾经作为对立的选择,让贫困地区困扰不已。然而,通过“绿色减贫指数”测算结果来看,绿色减贫水平较好的片区经济增长绿化度和减贫效果都比较好,这些地区为绿色和减贫并重提供了证明和范例。

  张琦讲述了青海玉树绿色减贫的成功案例。他告诉记者,玉树地区农牧民的收入主要是以传统畜牧业、挖矿和采集虫草为主。这些产业对自然环境依赖大,且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上自然灾害,农牧民收入极不稳定。但随着发展范式的转变,生态建设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通过生态移民工程,配合退牧还草、建设养畜等措施,逐步实现集约化畜牧生产,加上国家生态移民的补偿补助,农牧民收入日趋稳定增长。此外,由于农牧民的生产方式长期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就业渠道单一且不稳定,返贫风险大,减贫效率低,而生态农牧业能够通过农畜产品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农牧业的分工不断细化,就业渠道不断扩宽,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贫困人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没有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就没有全国的绿色发展。绿色减贫将扶贫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在治理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周边的贫困状况。这种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做法,正通过不断探索被广为采用。对此,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评价《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时指出,积极探索和推动绿色扶贫,不仅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消除贫困、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创新之举。

  不忘初心 步履不停

  张琦出生于陕西省眉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深知贫困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1986年,他大学毕业后,自愿到最艰苦的地方陕西汉中农业干部培训学校工作,之后经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特别是多领域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积累,造就了张琦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张琦始终秉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证调研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治学理念,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遍访中西部22个贫困省份,深入调研300多个贫困县,入户访问贫困户近4万户,掌握了扶贫研究最真实的“中国数据”,摸清了“中国家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实际的分析和判断,提出扶贫思路和建议,张琦有力支持了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战略部署决策。例如2015年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项目“‘十三五’完善我国扶贫脱贫机制研究”,就是他带领团队分赴贵州、四川、内蒙古和甘肃等山区开展调研,真正了解贫困群众需求困难等后完成的,该成果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办相关领导批示。之后的《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获得第十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扶贫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关于改进完善和创新贫困县考核评估监察工作的几点建议》在2018年5月也被教育部采纳。

  2016年起,张琦和他的团队就开始了针对未来脱贫攻坚后的拓展性研究。“从绝对贫困转化到相对贫困,除了继续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外,还要把城乡统筹,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扶贫工作将从超常规的政策,转入一种日常的管理,同时将形成国内减贫和国际减贫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当年,张琦主持完成了《2020年后减贫战略研究》,就2020年后我国贫困标准、区域重点、时序发展策略选择、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观点和建议。2018年,他又主持了“2020年后绿色减贫理念和制度框架”项目研究,该成果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研究交流信息》2018年第15期和第16期刊用。

  2019年,张琦在《跨越绝对贫困后的多维反贫困新目标》一文中提出的新重点、新标准等观点,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为提早谋划2020年后我国减贫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但这是否意味着2020年后我国就彻底告别了贫困威胁?答案是否定的。张琦深知,贫困作为系统性的现实存在,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仍须关注和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同之处在于,跨越绝对贫困门槛后,我国扶贫工作将面临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对象等一系列新问题,更多复杂性也叠加进来,逐渐走向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发展的新时代,亟须采取新的战略以应对多维贫困时代的新挑战,必须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统筹,精准施策。

  跨越绝对贫困门槛后,单一的收入贫困已无法客观反映出我国农村真实的贫困情况。张琦建议,应该从多个维度定义和考量衡量贫困的标准,其中能力贫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输血不治本,穷根依旧在。“如果贫困人口没有掌握摆脱贫困的能力,未来他们依然需要救济;如果脱贫人口没有掌握创造财富的能力,未来他们极有可能会返贫;如果低收入的非贫困人群没有掌握提高收入的能力,未来他们可能会跌入贫困的陷阱。”张琦说。

  2018年,张琦在四川调研,当地扶贫中心主任告诉他,帮扶干部为一家贫困户申请到了帮扶项目,让这家的女儿参加培训、学习技术。这个孩子非常努力,学成之后凭着自己的手艺在成都找到了工作。后来,县里有了新的扶贫项目,当扶贫干部再次联系这位女孩时,女孩却拒绝了帮扶。她说:“我在国家的帮助下,已经可以自食其力,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了,这次的项目就留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吧。”张琦听到这样的消息非常欣慰,他表示,这些农村的孩子很朴素,也很有志气,只要切实地扶一把,就能自己站起来。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贫困地区能否在疫情之下如期脱贫?地方会不会为了成绩考核,出现形式主义?针对这些问题,张琦带领团队,从2020年2月起,进行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地区收入、脱贫工作的影响研究,对大量基层干部进行了电话采访和问卷调研,提交了研究报告,为相关机构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随着疫情的变化,他们又聚焦于如何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保证复工复产。团队对就业恢复、产业恢复进行了跟踪性调研,其中5项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1项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研究的脚步不仅没有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停滞,反而加快了。

  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故事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如今,回望波澜壮阔的中国减贫奋斗史,很难回避这样一个铁的事实:一个人均GDP全球倒数的国家用短短40余年实现了7亿多人减贫的巨大成就,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是全球最早达标的发展中国家。以一己之力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70%贡献率的国家,就是中国。这个被世界银行称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的中国奇迹,在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携手减贫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在各大减贫国际会议上,时常可以看到张琦的身影。张琦期望通过与他国分享中国扶贫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为破解国际扶贫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中国的扶贫经验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向世界讲好中国的减贫故事。2019年10月,“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3个国际组织、30个国家的200多位中外嘉宾出席了论坛,就中国减贫经验对世界减贫治理的启示、促进世界零饥饿零贫困的中国方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以共享精神推动减贫和发展领域的合作,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张琦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了“2020之后的减贫行动展望”的专题演讲。

  在2019年“一带一路”减贫国际合作论坛中,张琦提出,减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和追求。“一带一路”让丝路“朋友圈”越扩越大,让沿线国家利益共享,推动了贸易往来,拉动了经济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减贫经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减贫合作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中非减贫合作,助力非洲经济转型,2019年“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在乌干达举行。会上,张琦介绍了中国减贫的道路和经验、中国“精准扶贫”的七大模式和相应的具体案例。“中国的减贫经验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一定的帮助,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因地制宜能够极大地促进减贫进程。”张琦说,重视非洲国家间国情的差异,注重平等性与适应性,将是推动中国经验与非洲扶贫发展融合的关键。

  2018年,在首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对征集到的案例进行修改完善,组织英文翻译和审定,从投稿的减贫案例中筛选出了130—150篇优秀案例,提交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七家机构代表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审议评分。以案例为载体,这次案例征集活动有效推广了国内外扶贫成功实践。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就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好诠释,更要求社科学者为人民做好学问不懈努力,为新时代深耕扶贫研究提出新的重大课题。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消除贫困方面,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中国扶贫事业仍在稳步前行,可以说,中国向着自身减贫目标迈进的每一步,都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始终充满希望。张琦表示,未来我们国家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相对贫困问题和乡村振兴新目标,更是在国际上承担大国的责任,推动我国扶贫减贫经验的推广。这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通向更远未来的起点。

  30余年的农村经济和扶贫研究,不同阶段的调研项目、一线的实地探访,让张琦看到了中国乡村实打实的巨大变化。从山、水、林、路的综合治理,到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成了中国式扶贫最鲜活的注解,如今的中国农村实现了农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调研报告不是坐在桌前动动笔就能搞定的,政策建议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张琦说,压力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勤奋踏实是做研究的根本。多年来,张琦深入贫困村调研一直“在路上”,他的学生形容张琦是一有空就带着学生往山里“钻”的教授。正是这种孜孜不倦、学践合一的精神,造就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的人文精神,他们所到之处,遍是动人的激励与温暖的光辉。

  面对未来与未知,张琦和他的团队扶贫事业初心未变,与勤劳为伴,奋斗不息。瞻望前方,又是一段伟大的新征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