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文明互鉴中的“东学西传”
2019年06月28日 07: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28日第1723期 作者:

   

   编者按: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主要是讲西方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在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对中国产生的整体性影响。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在认识“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影响的同时,更应认识到:这一肇始于明朝中后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不是单向度的。事实上,“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是中西两大文化谱系相互交流、互补互构、相互受益的进程。“东学西传”同样对西方产生积极有益的文化影响,促进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为此,本期策划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文艺角度,就中国美学、绘画、戏曲、工艺、文学与文化思想等方面,对西方的文化影响做理论研讨与学术探究。

  中国陶瓷技艺的欧洲传播 

  中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从商周开始出现原始瓷,到东汉走向成熟,至唐宋瓷器盛行,并影响到周边国家,出口到东南亚、西亚,并远至非洲。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瓷器却很少流入欧洲市场。尽管如此,中世纪的欧洲人并不是完全不知道中国的瓷器,因为当时除零星出现的商业瓷制品,中国的瓷器还常夹杂在官方使节带回的礼品中。欧洲人真正较完整地知道中国瓷器,是在阅读了写于1298年的《马可·波罗游记》以后。在这本游记中,不仅记录了中国瓷器的面貌,还记录了当时广东德化窑的制瓷方法,这是一本欧洲最早记录中国制瓷工艺的书。  

  走向世界的中国戏曲 

  1909年,纽约出版了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容闳的自传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六年后的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本书的第一个中译本,由恽铁樵和徐凤石合译,译名为《西学东渐记——容纯甫先生自叙》。“西学东渐”成为一个学术概念,大概就是从此时起,被中西文化交通史研究逐步熟练使用的。

  《芥子园画传》的西行简史  

  自《芥子园画传》成书以来的近两个世纪,它一直都是西方流传最广的中国画画谱。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研究员裘开明博士于20世纪80年代整理的《〈芥子园画传〉北美刊集》中,借这本画谱的法语版翻译拉斐尔·帕德里奇的话,说出西方人对《芥子园画传》的基本认识——“中国绘画百科全书”。这本“百科全书”西传主要落点是法国、德国与美国。本文便从本书的译本、收藏流通及由其开创的中国艺术研究传统,勾勒出《芥子园画传》的西行简史。

  中国音乐在西方的传播 

  三千多年的曾侯乙编钟、五千多年的乐舞彩陶盆、八千多年的骨笛,考古学的发现一次又一次将中国音乐的历史向前追溯。但国乐西传却只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传统乐器、乐曲、乐队表演艺术逐渐被介绍到西方,成为西方社会日渐多元的音乐文化艺术的一部分。

  中国文艺美学与罗杰·弗莱创作《塞尚》之关联 

  中国艺术美学不单单使弗莱对其提出“情感控制说”更加自信。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中国艺术美学中找到了一种确信,即从中国古典艺术中提取与征用的美学资源能有效解释西方刚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辩护。

  写意水墨对美国战后艺术的启示 

  写意水墨产生于唐朝,是中国绘画中以表现笔法为主、造型简练生动的重要画种。二战后,亚洲艺术珍品以不同途径流散美国,其中,源自中国的写意画以“泼墨”的表现手法与“空”的艺术美学吸引了许多美国战后艺术家与艺术史家,成为西方现当代艺术尤其是美国战后艺术研习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美学思想对西方艺术发展形成影响的重要依据。

  《赵氏孤儿》影响欧洲文艺创作 

  在18世纪的欧洲,与中国相关的许多事物都能引起欧洲人的喜爱,其中当然缺不了宋元时期就已成熟的戏曲艺术的身影。更为重要的是,《赵氏孤儿》在欧洲的传播对其文学艺术创作带来不小的影响,令欧洲掀起一股“孤儿”改编创作热潮。在这股改编创作热中,最突出的是戏剧改编,而且成果颇多。  

  道家思想对西方文学文化的影响 

  对于20世纪初的西方而言,中国道家思想最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缕东方之光,为之呈示可以克服西方文化危机的一种文化精神。西方知识界掉头东顾,在古老的中国哲学智慧中寻觅抚慰心灵创伤之甘泉,其本质在于借东方之道,浇自身块垒。

  五柳先生的西游:西方汉学视域中的陶渊明 

  伟大的诗人从来就不是只属于一个国家,他的光芒必然辐射到世界各地,陶渊明正是这样一位具有世界意义与国际影响的诗人,他最早产生国际影响是在同属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和韩国。20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对陶渊明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出版了多部陶诗的译作和研究专著。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