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因为这首被注入“中华民族魂”的优秀曲目,作曲家冼星海的名字几乎为所有国人耳熟能详。今天,一部以冼星海生命最后五年异国生活为题材的电影《音乐家》,牵引我走进影院的点映厅。我料想到自己会被感动,却没想到几乎是从头到尾都泪流不止。
1940年5月,冼星海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次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电影胶片在战火中丢失,化名黄训的冼星海也因证件过期无法回到祖国。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大都滞留在现今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他与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相遇相知,与其姐姐达娜什和外甥女阿丽娅亲人般的情谊,与乐团里不同国籍音乐家之间的协作相惜都是在此展开的。在这里,他不仅将哈萨克民歌改编成广受欢迎的小提琴曲和钢琴曲,还为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达创作了同名交响诗。在这里,不同种族和民族的音乐家用音乐完成了彼此深情的拥抱。
冼星海的妻子钱韵玲和女儿冼妮娜一直盼着他回国,但彼此的信件都无法送达。如果说,冼星海对妻儿的爱就在随身携带的女儿的照片里和那套准备送给妻子的镜子梳子里,那么冼妮娜对父亲的爱就在面对延安岔路口日复一日的期盼里,钱韵玲对丈夫的爱就在一张又一张她亲手绘制的五线谱里——随着妮娜的长大,她手边的五线谱也由薄薄的一打变成了厚厚的一摞。
战争时期一切都很艰难,艰难到音乐家也要在面包和音乐之间进行抉择。食物的匮乏不但体现在拜卡达莫夫分给冼星海的一小块面包上,也体现在冼星海和达娜什与阿丽娅母女共同分享的一个土豆上,还体现在他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地卖掉自己仅有的御寒大衣上。挥起右手的列宁塑像是电影中频频出现的重要场景,人们在塑像下为战争取得的阶段性胜利高声合唱,更是凸显了创作者的意图。
电影中的人物常以对应、对比、对称的方式出现,等待父亲的阿丽娅和等待儿子的老奶奶是一组,因为战争失去父亲的阿丽娅和远离父亲的冼妮娜是一组,钱韵玲和达娜什是一组,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也是一组。这样的人物组合也让人感叹电影创作的深情与细腻。
在影片中,冼星海病重时指挥的《黄河大合唱》与在中国1939年首演以及此后合唱演出场面的混剪,极具感染力。而阿丽娅和冼妮娜两个小女孩隔空同唱的“吹起小喇叭,哒嘀哒嘀哒”是由冼星海作词作曲的《只怕不抵抗》,“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异国土地上蒙太奇的穿插在不知不觉中让人流泪。电影的序幕是她们在1990年的初次相见,电影的结尾则采用纪录片的方式让年过八旬的她们为我们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音乐是电影的重要主题。在战事紧张战力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征兵的苏联军官却免除了音乐家的兵役,他说:“战争不会永远持续,他应该待在剧院里。”这是一个人,更是一个民族对音乐的崇敬。在阿拉木图剧团勉力坚持的同时,团结在音乐周围的还有那些看演出的民众,他们吃不饱饭却主动靠近艺术的姿态无比动人。当疾病之灾汹涌袭来和人心惶惶时,冼星海拉响了他的小提琴。这琴声让我想起电影《泰坦尼克号》巨轮即将沉没时,甲板上那四个从容镇定的提琴手,他们同样知道音乐可以安抚人心。正是音乐家的代代相传,才造就了音乐的不朽与永恒。
电影名叫《音乐家》。是的,它描述的不单是一个冼星海,而是战争时期无数音乐家的故事。拜卡达莫夫乐团的第一小提琴手,在家人全部死于战争后,放下小提琴主动从军,最终为国捐躯;曾经的一位音乐家一边咒骂着“可恶的法西斯”,一边变成酒鬼,最后绝望地从教堂的钟楼上一跃而下;乐团里有太多音乐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与冼星海一样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战争爆发后,在离开莫斯科的火车上,一个小男孩看着冼星海的琴盒小心翼翼地问:“可以摸一下吗?”如果没被德军子弹击中,或许他也会是未来的音乐家,可是战争让一切失去可能。
对音乐和祖国之爱永不改变的冼星海持续进行音乐创作,持续寻找回归祖国的途径。当乐团被迫解散时,音乐家被分配到各个地区。“没有祖国的人就像大树没有根”,深深了解冼星海的拜卡达莫夫帮他争取到了与中国只隔一道铁丝网的边陲小镇。
带着一路风尘看到铁丝网那边的祖国,冼星海忘情地向前奔跑,他听不到哨兵的制止,看不到人们的阻拦,直到示警的枪声叩响脚下的土地,他才在惊觉中不得不停下脚步。他的故国之思在慢慢被人理解,哨兵说:“他想念他的祖国了。”他可以经常坐到离国境线只有数米远的草地上而不被驱逐,他离开小镇时,甚至可以自由走到铁丝网边,跪下来,伸手抓一把国境那边的雪。那一刻,我忽然想起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但冼星海终究只能是扑在铁丝网上无法穿越国境的鸟,这片祖国之树上的叶子不甘心飘落时,终究未能实现归根夙愿。那一年,冼星海只有40岁。
战争无法扼杀所有的良善与爱恋,战争无法消除所有的音符和旋律,但战争却可以恃强凌弱让亲人离散。越是见过不平与罪恶,我们就越是有理由珍惜今天难得的和平,珍爱日益强大的祖国。惟其如此,父母子女才可能享有厅上膝下的天伦之爱。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