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双向作用
2020年12月04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4日第2062期 作者:谭舒

  基层党建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忽视新时代基层党建的重要地位和现实价值,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着结构性的深层次变革,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对我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多、更复杂的能力要求和创新需求。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致力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情况下,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把握我国基层党建的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是当前有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础性组织,是维护和提升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力量,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与党的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紧密相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肌体细胞,其扎实推进的过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影响力的过程。从工作对象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扎实推进直接面对的就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基层党员职工。基层党建的工作领域广泛,工作对象既包含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职员,还涵盖其他社会成员。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而言,基层党员和企业职员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对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扎实推进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党组织领导和管理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的基层党员,并将优秀职员发展成党员,使党组织不断壮大。从工作效果看,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是为了推进我国基层党建治理现代化、优化基层党建结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党建工作涵盖了社会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对激发各个社会主体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激活基层党员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可以说,纵深覆盖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能够使社会层面和非公有制企业层面之间形成有机互动、联动治理、双向发展的工作效果。因而,从工作目标、对象和效果的分析可见,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地位与作用的日益凸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形态之一,已然成为我国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和阵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关系着新时代中国基层党建的有序推进以及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自觉的行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建立在社会基层之上的一个个党组织是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工作,发挥党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战斗力的政治基石。通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扎实开展,能够强化我国基层党建的“主心骨”作用,进而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源源不断的经济动力和扎实稳固的思想基础。

  随着我国“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更加便利的政策措施,非公有制企业的经济活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刺激与增强,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已然是我国经济事业富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要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的强劲动能,而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有效覆盖的党建工作作为土壤,不断为其提供政治养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企业面广量大、类型多样,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因而,要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新成就,就必须抓好抓实党建工作这一政治前提,通过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来规范和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能够不断激发非公有制企业责任感和使命感。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树立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定位和社会职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因而,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同公有制企业一样,都是勠力同心、共同完成复兴使命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要有所作为,就需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党建工作使企业全体党员职工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非公有制企业的“民族定位”,以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非公有制企业的“中国气派”。

  其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能够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制度运行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建设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性、全局性、持久性的推动作用。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现代管理的重要方式,在非公有制企业出现之前,党建工作就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制度建设是党的基本建设,通过推进党建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扎实开展,能够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经济社会效能,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及其长效运行机制。

  再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职工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发展依靠的是人,没有技术素质强、政治素养高的人才资源,再强大的企业都会走向衰弱。党建工作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目的就在于全面激发党员职工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本文系宁波市教育局思政重点项目“互联网伦理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现状与对策研究”、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互联网伦理视域下的焦虑形态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