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工程。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员参与;主动建好课程建设“主战场”,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全方位融合;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贯穿。
健全课程思政队伍体系,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上同向同行。教师队伍是育人主体,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具体的实施者,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党政干部等人员。一方面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队伍。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培训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要严格按照1∶350和1∶200的师生比配齐建强。另一方面要持续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注重培养塑造教师队伍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责任意识,坚持不懈淬炼提升思政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对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评价机制,努力让所有教师都履行好育人的职责,让所有课程都发挥育人的功能、上出“思政的味道”。
健全课程思政任务体系,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解决“两张皮”的难题上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要求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任务体系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的根本任务,坚持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地落实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3种课程类型的重点任务以及7大类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目标,牢牢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导向,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厚植青年学生家国情怀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一体推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全过程贯穿,努力让每一个学科专业、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能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抓出亮点、闯出特色、干出成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从根源上有效破解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难题。
健全课程思政实践体系,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载体和方法路径上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的落地落实要依靠严谨科学的实践载体来实现,要把思政育人元素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全过程,真正让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严起来、教学体系强起来、内容供给实起来、手段方法活起来。一要在抓好课堂教学管理上下功夫,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将思政教育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二要在健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上下功夫,将思政教育元素深入融入第二课堂,贯彻落实“五育并举”,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拓展课程思政的载体,用生动的实践向学生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要在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改革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让课堂教学回归育人本位,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服务发展的思政工作质量观。
健全课程思政保障体系,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上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保障体系涉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和实施效果评估反馈等。一要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不仅要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的三级联动机制,还要将领导责任机制延伸至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各教师党支部,切实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又各具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二要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突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导向,在教学成果、教学名师等各类成果的遴选推荐、表彰奖励中加大力度。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指导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推动各学科专业相互学习借鉴、合理交叉融合,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三要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质量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坚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二级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综合绩效考核和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奖等的重要指标内容,建立健全多维度、全方位的质量评价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19BKS14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督查督办办公室)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