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簋也称天亡簋、朕簋、聃簋,金文学家多称作天亡簋。清道光十八年(1838),大丰簋出土于陕西宝鸡,还有一说与毛公鼎同出土于岐山。大丰簋被清末金石学家陈介祺收藏30多年,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徐同柏的《从古堂款识学》中。
大丰簋通高24厘米,口径20.5厘米,为一件四耳方座青铜簋,侈口外撇,腹部较直,圈足与方座连铸为一体。腹壁外,对称铸有四只内卷角兽首耳,下有宽厚的长方形垂珥,显得稳重大方。圈足饰弯角鸟纹一周,簋身和方座装饰两两相对的夔龙纹。夔龙身体蜷曲如蜗牛,利爪置于头下,头顶有触角,长鼻上卷,口内獠牙交错,形象怪异。此器造型浑朴厚重,纹饰精美,其四耳方座的器形和独特的夔龙纹均是西周早期所独有的样式。
因大丰簋腹内底有铭文8行78字,所以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诸多学者发表过关于大丰簋铭文考释以及史实探讨方面的专题文章。虽然年代问题目前已基本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为是周武王时器,但究竟是周武王克殷前还是克殷后,学界仍有争论。大丰簋与利簋是周武王时期仅有的两件断代标准器。
关于铭文内容的研究,或认为与武王伐纣始发之前的礼祀活动有关,或认为与武王克殷后西归宗周所举行的礼祀活动有关,或认为与武王东土度邑有关,即记载了度邑而后的定宅仪式,为研究周初立国情况及周朝祭祀制度提供了重要史料。
大丰簋铭文字形参差错杂,变动不居,在拙朴散乱中显示出和谐之美,有轻有重的笔画带有自然书写的笔墨痕迹。铭文对偶工整,用韵协调,为商代卜辞和金文所未见,它开创了千古辞赋的先河,是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
周人灭商后,接收了商王朝的工匠,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商人的信仰和礼制,青铜器的表现手法大多是相同的,但亦有区别。大丰簋就与商代簋的风格迥然有别,尤其是方座绝不见于商代,这是周人的典型器物。商代器物上的铭文较少,未见超过50字者,而大丰簋铭文多达78字,这也是与商器的区别之一。字数多少不仅是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商周两代礼制表现手法的差异性。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