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劳动教育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全过程
2020年12月04日 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4日第2062期 作者:卢俞成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综合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一招,高校必须把劳动教育融入时代新人培养全过程。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重视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主张。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形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劳动作为一种历史活动,使人成为了人,使人不断占有自身本质,从而实现人自身不断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列宁非常重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他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必须坚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功能,并将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贯穿于各个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进一步彰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由此可见,重视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加强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高校必须在强化劳动教育中培育时代新人。劳动具有特定的教育意义,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育人价值。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离不开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然而,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在具体的实践中出现了被软化、弱化和淡化的现象,陷入了“劳动与教育割裂”“以教代劳、以说代劳”“有教育无劳动”或“有劳动无教育”的误区。此外,在一些青年大学生中出现了鄙视劳动、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爱劳动和不珍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为此,高校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摒弃“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错误观念,通过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劳动教育,全方位培育时代新人。坚持价值引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引领作用,强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实质,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立足时代特征,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科学的劳动教育方式方法是破解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的关键一招,高校必须与时俱进,立足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一方面依据当今时代劳动实践方式“网络化、技术化、非物质化”等特点,积极探索打造学生喜欢的线上和线下的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而是要通过专业实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自我服务等第二、第三课堂的实践方式,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劳动,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行为追求中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弘扬劳动精神。

  注重统筹协调,构建劳动教育合力机制。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统筹协调,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机制,方能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劳动教育内容设置、价值引领、考核评价、记录归档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家庭要注重发挥基础作用,家长做好第一人生导师,讲好劳动教育的第一课;社会各方面要发挥支持作用,协调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只有构建起齐心协力的协同机制,打造劳动教育的共同体,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19BKS14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