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并重
2020年10月29日 08: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9日第2036期 作者:林志鹏 孙海燕

  科学普及是把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使广大民众理解和接受,进而提升大众科学素养、普及科学世界观的一种活动。它既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共同进步的系统工程。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如影随形、相得益彰,构成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把科技创新喻为“通天塔”,科学普及就是“塔基”。“塔基”愈深厚愈牢固,“塔身”愈高大愈壮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科学普及水平,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影响着国家的创造力和软实力。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20年9月,他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科普不到位,科技创新难。因此,必须像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科学普及。

  科学素质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普及水平的重要标准。它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持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2018年12月,中国科协发布的《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到2035年,这一指标超过20%,将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科学普及工作,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显著提升。为实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普及与创新并重的原则,推动二者齐头并进、比翼齐飞,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顺利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的“华丽转身”。

  首先,面向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更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是对科学家精神内涵的集中阐释和高度肯定,更为在全社会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我们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报效祖国,造福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另一方面,我们应以科学家精神涵养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进而牢固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价值导向。

  其次,鼓励科学研究主体积极开展科学普及。科学普及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研究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其重要推动作用。在老一辈科学家心中,科学普及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指出,“人民给了我们科学知识,作为一个科学家,有责任再把科学知识还给人民,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强调,“科学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科学传播更是科学家的义务,多媒体信息平台让科普手段发生巨大变革,会引发不可预估的社会反响”。一方面,我们应支持以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大对优秀科普原创作品以及科普创作的资助,鼓励科研人员和文艺工作者跨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科普产品转化,提高科普产品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科研人员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围绕重点热点问题开展科学家、研究人员与公众对话,巩固科技工作者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最后,以科技创新手段推动科学普及。以往的科普方式多以纸媒为主,《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以及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等文章,曾经带给几代中国人难忘的科普体验,为无数人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科普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革。我们要努力适应公众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升科普效果。一是充分激发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力,大力推进新媒体、自媒体等基于移动互联的“互联网+科普”新技术、新形式的运用,拓展科学技术普及速度、广度、深度。二是促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实现科普理念、科普内容、传播方式、运行和运营机制等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构建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三是倡导快乐科普理念,大力应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增强科普参与、互动、体验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