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话语权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立足于新时代,我们应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与国际文化话语的良性互动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话语权。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文化话语的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是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内在支撑与精神动力。我们要提升文化话语权,首要任务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首先,在坚守阵地的时代进程中开拓创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守正创新中顺应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趋势,在文化争鸣中保持思想定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与引领性,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就需要文化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等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勇于承担科学阐释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凝聚共识。
其次,在争鸣争锋的国际舆论中坚定信念。文化信赖感、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是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话语权的重要根基。由此,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强化文化信赖感。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用新时代的叙事结构和言说方式,完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表达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融入生活、深入思想、植根内心,强化文化归属感。另外,要引导人们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良好姿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理想信念的“压舱石”,强化文化认同感。
第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话语的感召力。国学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源。对国学的传承与创新,是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与时代风采,需要做到以下两个统一。
一是传承国学经典与续写时代篇章的统一。传承需不忘根本,续写需锐意创新,二者的统一旨在引导人们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与历史传承。我们要将经历史沉淀的文化精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要继续完善国学传承体系,为国学“教与学”“传与承”的创新发展提供丰富的学理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撑。另外,要在国外努力建设一批诸如孔子学院、汉文化讲堂、中医馆和民俗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场所,并不断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涵、新思维和新阐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风貌。
二是立足现实状况与承担时代任务的统一。国学教育要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相结合,与对“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相统一;要在国学教育的过程中适应国内外发展变化,将对国学的传承与弘扬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推动国学经典紧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我们不仅要强调弘扬国学文化的思想精髓,展现中国智慧由古至今的时代传承,而且要注重对国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时代风范。
第三,促进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与国际文化话语的良性互动,增强文化话语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话语权,需要以自信与从容的胸怀面对外来文化,建立并维护中国特色文化话语与国际文化话语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力求做到去粗取精、去芜存菁。
其一,在求同存异中完善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当前,吸收和借鉴他国优秀文化是激发文化创新的有益之举。面向新时代,我们依然要秉持博采众长的文化观,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在注意保护民族本土文化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随时代发展脚步进行文化创新,合理引进、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要积极开展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繁荣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与信心,树立应对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要实施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文化事业的推陈出新,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中完善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姿态加强文化话语体系建设。
其二,在兼收并蓄中拓展中国文化话语传播方式。我们在推动与外来优秀文化适当交融的同时,也要创新文化传播理念,进一步拓展中国声音、中国观念和中国思想的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互鉴程度进一步加深。在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其他传播渠道,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参加文化国际交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差异性的同时,汲取国外文化优秀部分为我所用,在互动交往中激发文化创新的思想火花。此外,还要积极鼓励文化传播思维创新,大力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不断优化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模式,从而打造国际知名传播媒体。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