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
2020年10月28日 10: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8日第2035期 作者:张跃国

  我们要把学好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培根铸魂:增强理论武装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站在培根铸魂的政治高度,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永不自满、好学不倦。

  一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读经典、悟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阵地,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先学领学,还要学得更深更透。二要做到融会贯通。把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深刻理解三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结构;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与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广州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要坚持知行合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理论学习要注重联系实际,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反观内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使其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承担起神圣使命,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一要坚持与时代同步。新时代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学术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因应时代需求、回应时代问题,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积极创造、有所作为。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追求,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三要坚持用心创造精品力作。要立足伟大实践,植根中国大地,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创造具有自主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多挖掘一手数据和资料,少唱“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发无根之谈和悬空之论。四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秉承国之文脉、维系民之观瞻,理当发扬“自明诚”“致良知”的精神传统,反求诸己、内修于身,用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用深沉的理想情怀引领风气。

  守正创新:坚定推动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

  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信事在人为、功在不舍,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理论热情,体现到推进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上。

  一要抓住根本,主动提供全方位决策服务。按照有组织、体系化与自主选题、自由探索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聚焦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课题,回应决策需求和城市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工作和重大任务,开展重大专项课题研究。要机动灵活地适应决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变化,积极拓展服务决策的渠道和领域。要推动内容创新和质量变革,规范过程管理,明确质量标准,形成选题精准、情况真实、数据翔实、分析专业的鲜明特色,确保研究成果可信可靠可用。二要优化体系,塑造“实体+平台”组织结构。要依托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学科优势、资金和人才优势等实体资源,加快建设国际化、网络化、多元化重大平台,全面提升话语建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形象传播能力。要重点建设好国际化学术平台,强化专业化智库平台统筹协调功能,高水平运作国际合作平台。要统筹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以实体支撑平台、用平台加持实体,发挥好展示、传播、交流、引领等综合效应。三要连通内外,构建“枢纽+网络”运作模型。要以学术会议、项目合作、人员交流为纽带,加强与高端智库、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合作交流,形成机制化、常态化合作关系,建设枢纽型组织、国际化网络。四要拓展功能,培植舆论“磁场”。要强化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建管并重、攻防兼备的舆论工作格局。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积极、主动、有效发声,阐释理论、解读政策、引导舆论。要努力创建思想“策源地”,精心构筑舆论“强磁场”,全面提升社科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