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地的群众工作是其巩固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执行群众路线,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党的工作宗旨。通过对群众进行宣传、动员、教育,使群众由被动半被动转变为完全自觉,或主要依靠自觉,从思想上帮助群众提高对民主的认识,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为了提高群众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根据地大力发展干部教育,把群众工作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强调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同时开办群众工作干部训练班,专门培养人才去做群众工作,以便把群众工作做好做细。同时还利用农忙间隙组织群众上冬学、识字班、夜校等,通过群众教育扫除文盲,普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根据地的群众工作基本使群众解除封建思想束缚,逐步成为抗日救国的进步力量。
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施政方向
抗战的爆发严重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尤其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根据地进行频繁而残酷的“扫荡”和清剿,企图彻底消灭抗日力量。抗战的艰苦环境使根据地的群众生活困顿,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和北方分局的领导下,以工农基本群众为主体,坚持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保卫和巩固根据地的斗争。分局强调:越是艰难困苦,越要相信群众,深入群众,帮助群众。晋察冀在1938年1月召开的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上专门提出“群众运动决议案”,明确要求政府要替全体民众负责,要抱着客观、虚心、谦和的态度,去直接扶助群众工作,颁布保障群众利益的各种条例与法令,切实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1940年8月19日颁布的《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施政方向,包括抗灾救灾、减租减息、减时增资等。发展合作社,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持根据地的农工业生产等活动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繁荣了根据地经济。
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根据地的建立、巩固与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群众基础。根据地党政领导非常重视群众工作,多次强调:只有依靠工农基本群众,才能发展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势力,肃清汉奸,孤立顽固势力,克服困难,争取时局好转。要发扬群众工作中的民主作风,反对强迫命令。用民主的方式,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问题。要尊重群众意志,细心体察群众需要,重视群众呼声,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为制定党的政策方针提供指引。边区群众工作的方针是“团结全体群众,全体人民,以支持抗日战争和根据地建设”。要求做群众工作的人员绝对必须群众化、职业化,绝不容许有丝毫脱离群众的官僚化现象,这样才能在群众中建立根基。根据地通过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发展军民大融合,密切军民关系,形成军队依靠群众,群众支持军队的良好局面。根据地党委深入群众,认真研究群众生活、群众情绪和群众要求,帮助群众解决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实际困难,拉近了党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为根据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党政军民共同筑起自卫战争的铜墙铁壁。
开展以群众组织为主体的群众运动
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便是组织群众。在根据地建立之初,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普遍组织群众建立各种抗日团体,如组织青年建立青年抗日先锋队,组织农民建立农民抗日救国会,组织儿童建立儿童团。1939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要求各根据地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此后,巩固群众组织与巩固党、军队、政权一起成为巩固边区的四大支柱。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大都被组织在工会、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自卫队等群众组织中,投入根据地建设。为了加强统一领导,根据地把工会、农会、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组织团结在抗联,同时制定联合行动计划,使各种群众团体能根据实际情况单独行动或协同工作。这样既能保证党对群众组织的统一领导,又能保持各群众组织的独立性。同时边区没有放松对群众组织的管理与巩固,党派专人指导群众团体制定组织章程和工作纲领,并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使群众组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不断巩固和发展。以群众组织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成为根据地统一战线的重要依托。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晋察冀根据地通过朴实高效的群众工作,把党政军群融为一体,依靠群众和群团开展各项工作,成功粉碎了日军剿灭根据地的阴谋,使根据地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抗日洪流,为实现全民抗战和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据统计,抗战胜利前,根据地有300多万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群众团体,占应组织人口的2/3以上,阜平等核心区达到90%。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抗战胜利成为历史必然。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