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建构逻辑
2020年09月02日 09: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日第2002期 作者:杨彬彬

  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时代定位是新型政治话语体系。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和强化政党自信、国家自信、民族自信,需要增强概念、话语和理论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概念原创性、话语时代性和理论创新性。话语本身是一种权力,建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就是围绕着解释权、领导权和话语权而展开的一种话语建构和政治实践,本质上是对话语体系建构自主性的诉求。这三种权力的时序分布和空间分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有着深层的价值共通、内容共享和机制衔接。充分把握阐释中国的自主权,有助于通过话语主导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提升国际话语权。

  掌握政治实践阐释权增强思想理论彻底性

  政治认知是政治认同的基础,政治认同是政治自信的前提。树立起当代国人的自信心态,就要对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型国家制度、新型文明形态有理性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把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形成科学的政治认知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我们的历史,理解历史的关键在于客观剖析制度的演进,这是因为制度是历史浓缩的精华和人类文明的标识。掌握政治实践的阐释权就是要解决政治认知的科学性问题,基于对改革开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华文明史的理性审视,以理论的彻底性增强话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阐释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要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关于文明与制度、民族与国家、政党与群众的历史认知、思想认识和制度认同。建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不是停留在简单表达和重复叙述的层面,而要从理论生发和范式革新的维度,用中国话语系统阐释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基本问题。

  掌握中国政治实践的解释权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强调阐释权的自主性,关键在于回应由谁来界定“自我”的问题。从认知的可能性和多元性角度来讲,阐释的权利具有平等性和包容性,但是阐释的主导权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强调阐释权的主导性主要是应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种是“西方中心主义”情结。“历史虚无主义”对史实的掩盖、对规律的否定、对是非的颠倒,容易造成以碎片化细节的局部真实性否定历史整体的真实性。“西方中心主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对中国的阐释和解读,容易造成自我表达和自我诠释能力的弱化乃至丧失,也会造成理论陷阱和话语陷阱的迷误。在政治设计、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和议程设置中不希求“飞来峰”,在概念界定、话语表达、范式运用和理论阐释中也不应希求现成的“教科书”,而要不断推进概念创新、话语创新、范式创新、理论创新,形成能够反映中国实际、解读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中国发展的原创性阐释体系。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强化政治认同实效性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理想和现实的共同诉求。从理想的应然性层面来看,意识形态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明确的规范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举旗定向作用是以其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其在民族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的主导地位。意识形态的规范性作用与党的领导权和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权是不可分割的,要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动力保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存在形态,接续推动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与党的先锋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深层互动。从现实的实然性层面来看,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和发展起来的问题是党的基本经验。实现接续性发展,基本条件就是达成最广泛的政治共识,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等有着全面认知和高度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导权为基石。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行制度化,就是对这一根本文化制度的高度确认。而制度价值的发挥要借助于一定的制度话语和政治话语,以话语为入口在制度认同的基础上生成制度自信。形成认同和自信有着复杂的机制,话语认同是制度和理论价值认同的前提。同时,认同往往以共识为基础,政治共识是以对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有效回应为前提的。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要将意识形态教育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反映中国历史规律、理论价值、实践成就和制度效能的新型话语,有效回应各种质疑、否定和批评,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是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的生发地,要树立主体意识并形成主导自觉。为此,要推进领导力量的整合和主体力量的凝聚,通过增进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宣传话语的内在融通,实现人民意志、党的意志和国家意志的高度契合。

  掌握中国国际话语权捍卫国际关系民主性

  掌握国际话语权必然要求建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解决因落后而“挨打”、因贫穷而“挨饿”问题到解决因失语而“挨骂”问题,中国作为文明形态的国家已经创造了历史性成就和世界性奇迹。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结构性变化,世界需要中国担当、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中国需要讲出中国故事、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就要求建构起与之相匹配的政治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的支撑基础是综合国力的力量对比,基于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最终是制度之间的竞争。为此,要高度重视增强制度话语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内化力,既解决国内的制度认同和制度自信问题,又要主动回应国际上对中国制度的质疑与疑惑。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展现新型制度形态的内在特质。中国要更好地融入世界、承担更大责任、担当更大使命,就要克服国际话语权的“短板效应”,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经验,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展现另一种可能。

  建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具有“溢出效应”。中国对话语权的追求并不排斥其他国家的话语权,而是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公正化、和谐化。提升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传播力,一方面,要科学系统全面阐释自身的发展逻辑。既不能落入西方普遍主义的窠臼,也不能深陷本土特殊主义的泥潭。中国当代伟大社会变革,既有特殊性,也有一般性。但中国在国际上阐释自身发展路径、逻辑和模式时应始终保持坚定的原则性,宣示中国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性的遵循,也是对不同国家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独立性的尊重。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自觉贡献全球治理方案。建构公平正义的新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构建各国休戚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维护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各个国家的主张权利,致力于为世界谋大同。

  建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是时代要求和现实诉求。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发展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既有基础,世界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的增加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发展空间。理论和话语阐释权是基础,意识形态领导权和国际话语权是延伸,本质上都是要求掌握认识和解读中国的主导权。掌握中国政治实践阐释权,以合理诠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治理的基本规律、内在规律和主要经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文化的独特性转化为民族共识和时代共识;掌握中国国际话语权,用中国逻辑分析世界局势、解答人类难题、破解全球困境。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