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动四化”打造农业品牌
2020年09月02日 09: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日第2002期 作者:刘辉

  农业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品牌强农走上发展快车道,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出台品牌培育计划、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建立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我国初步构建起农业品牌政策体系,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农业品牌“多而不优、杂而不亮”的问题,尚未走出一条高效、高质的农业品牌化道路。因此,为了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我们需要将农业品牌发展着力点放在“做好顶层、做亮创新、做实多元、做优质量”上来,有效衔接农业品牌设计、培育、营销、认证四个环节,实现层次化、特色化、市场化、履历化“四化齐抓”。以“四动四化”引领农业品牌建设,打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全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顶层设计为联动,构建农业品牌“层次化”。立足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等,加强农业品牌的顶层设计,形成梯次发展格局,解决农业品牌多、散、小、弱等问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打造更多名优品牌,形成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立足县区,瞄准省域。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为依托,推动县域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等农业品牌强强联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资源整合。立足地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做精、做深、做强本地优质农产品产业的同时,塑造一批富有特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

  立足省内,瞄准全国。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打造一批品质好、信誉佳、影响大、溢价高的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加快提升农业品牌创建水平,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不断完善农业品牌化发展的格局和内涵。加强农业品牌整合,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品牌,以“一县一特一品牌”为基础,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农业特色品牌发展。

  立足国内,瞄准世界。建立严格的产品标准和品质规范,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严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推动高端产品“走出去”。讲好品牌故事,通过举办博览会、文化节、推介会等方式,提高中国农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一批“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农业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和国家发展需要。

  二是以创新培育为驱动,推进农业品牌“特色化”。农业品牌培育的核心在于理念创新,要有故事、有态度、有文化、有情怀,挖掘地方民俗文化,打造精、特、名、优农业品牌,使“名牌”变“王牌”,防止出现农业品牌同质化现象,唤醒潜藏财富的“沉睡”品牌。

  打造融合理念,突出“特色强农”。积极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和价值,发展乡村旅游、文化、观光休闲等新产业。创新“打造品牌+生态农业+农旅融合”模式,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做大做强地域品牌,推广新品牌新品种,增加品牌农业产品供给。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促进产业要素集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搭建融合新载体,依托产业空间上的叠合,构建供应渗透、交叉和重组的全供应链发展新模式。

  打造优质产品,突出特色品牌。在打造“精致农业”“农业+N”模式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当地珍、野、稀、名、特等物种资源,促进“少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身价”。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精细化,进行科学的产品分类、高效的物流保险、严格的品质监管,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是以多元营销为拉动,助力农业品牌“市场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品牌营销主体和渠道趋于多元化。只有在树立品牌保护意识的同时,实现农业品牌数字化,服务于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农产品“引进来,走出去”。

  建立多元化主体,打造品牌联合营销。鉴于龙头企业是农业发展的引擎,是农业品牌建设的载体,有强大的引领带动作用,必须把发展百强农业企业作为重点任务,加快带动农业集群发展。加强对企业、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品牌创建主体的培育,培养一批懂农业品牌和品牌经营的优秀企业家,以及具有品牌意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壮大农业品牌建设的优秀人才队伍,共同助力中国农业品牌建设。

  建立多元化渠道,打造品牌数字营销。打破传统品牌推介模式壁垒,利用“体验+售卖”的直播方式,打造“短视频+直播带货”的营销模式,着力构建农业品牌数字营销新生态。健全农村电商交易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方式,让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可通过电商订单交易模式,快速进行农产品买卖交易。利用电商平台让品牌农产品卖的更远、卖得更多,降低农产品损耗。

  四是以质量认证为推动,实现农业品牌“履历化”。农业品牌建设离不开政府扶持与保障,要认识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是打造品牌的基石。质量认证是破解农业品牌保护的前提,需要政府赋能,形成专业的农产运销制度以及法制化管理,提升“品牌公信力”,增进农业品牌信任。

  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推动质量安全可监控。加强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和企业品牌农产品,以农业龙头企业加工经营为重点,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品牌响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两品一标”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农产品认证奖补政策,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质量认证打响“放心农业”品牌。

  健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农业品牌可追溯。科学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将农产品“身份证”升级。不仅要落实、落细生产环节档案化、信息化,实现农产品全程可追溯,更要构筑品牌形象,重点拯救和重塑老字号品牌,实现品牌文化可追溯。健全农业品牌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透明度,建立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为核心的农业品牌诚信信息系统,完善诚信信息记录,实行诚信信息动态管理。

  (本文系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智库研究项目“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比较研究”(19ZK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