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早期儿童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0年06月19日 00: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9日第1951期 作者:顾吉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意见》明确指出,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尤其是儿童,要以启蒙劳动意识、学会自理、感知劳动乐趣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相较于成人而言儿童的认知水平低,表现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分心,记忆容量较小,思维方式简单、具体,更依赖于感知、表象等形式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同时,家庭是儿童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场所,父母自身及其教养方式和理念等外部因素会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成长特点。由此可见,早期儿童劳动教育的实施存在一些潜在难点要克服。首先,儿童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容易在劳动过程中分心,更易被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吸引,因此无法保证劳动内容引发儿童兴趣。其次,家庭中常见的劳动形式如做家务等难度不一,儿童无法了解和掌控劳动效果,也就难以感受劳动成果带来的成功体验,同样会导致儿童对家务劳动兴趣不足。最后,儿童生长环境中可能存在不利于实施劳动教育的因素,比如家风不正、家中没有劳动榜样而无法给儿童提供观察学习的模板,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等。鉴于此,早期儿童劳动教育要以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为前提,要提供适合儿童身心成长的教育环境。以往诸如说教、强迫甚至惩罚、控制的传统教育方式有损儿童身心发展,不利于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心理学新思潮,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提出,主张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研究内容上,积极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关系三方面。不同于以往关注心理障碍和疾病以及特殊群体的心理学研究,积极心理学无论从价值取向还是研究侧重点方面都为早期儿童劳动教育的实施明确了实践路径。

  注重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儿童劳动兴趣。以往大量心理学研究认为,诸如快乐、满足等积极情绪体验能促进认知活动的完成并提升其效果。鉴于此,如果儿童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将对劳动本身投放更多心理资源,表现为更关注劳动中的相关知识内容,更能记忆并理解相关技能要领,同时更倾向于关注劳动中的所见所闻,产生对劳动的兴趣,因而更愿意参与劳动。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儿童的情绪动因逐渐从满足其生理需要向满足社会性需要过渡,因此,教育者应在儿童参与劳动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如提供一定的物质尤其是精神奖励,或在劳动中与儿童积极互动,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以满足其社会性需求,促进其体验积极情绪;在教育方式上要避免一味说教,甚至采用言语和身体攻击等严厉管教方式作为对儿童不劳动的惩罚。由此可见,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积极情绪对儿童本身及对劳动教育实施的良性作用,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积极改善教育理念,转换教育方法,转变教育形式,寓教于乐,让儿童在体验积极情绪的同时,发展对劳动的兴趣。

  重视积极人格特征,培养儿童劳动精神。儿童的成长绝不只有认知的发展,还应当包括良好人格的塑造。早期儿童劳动教育也不应只重视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劳动精神,塑造劳动品质,是新时代儿童劳动教育的要义所在。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培育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要求教育者要完善儿童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做到分级、分类、分难度,让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儿童根据自身情况去完成,使其认识到自身有胜任劳动任务的能力。同时,教育者要积极关注儿童优势,创造适合各类儿童的劳动方法、工具和内容,提供给儿童自我实现的机会,使其形成对自身的内在认同感,提高自尊感和劳动自我效能感,激发并强化儿童的劳动潜能,最终外化为劳动习惯。尤为重要的是,早期劳动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为儿童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劳动任务,在调动儿童积极性的同时,使其形成勇敢面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归因,培养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高尚品质。

  构建积极社会关系,营造儿童劳动氛围。积极心理学强调良好社会关系对儿童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早期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双重保障。一方面,家庭中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言传身教,努力成为儿童观察学习的榜样;家长树立科学的教养理念,不溺爱、不娇纵,给予儿童参与劳动的机会,使其认识到成人不再是劳动的包揽者,自身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到劳动中。另一方面,学校中师生产生良性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同体验积极情绪;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对儿童持“成长性思维”,即相信儿童有胜任劳动任务的能力,有体现劳动品质的潜能。在教育评价中,教育者应更重视儿童自身的成长,更关注儿童在劳动过程中的所思所得,而非劳动活动的结果。

  不难看出,积极心理学为新时代儿童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理论依据。教育者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旨,关注儿童情绪、人格和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教育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