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战训练是战前(或战中)军事训练的最后环节、最高阶段,是实战的预实践和彩排,具有将平时训练成果向遂行作战任务能力转化的功能。临战训练必须以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强化指导、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建强环境,不断提升训练效益,提高陆军实战能力。
当前,战争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军事训练也随之变化。作为陆军部队最接近战场的训练环节,临战训练通常按照实际作战方案、阶段进程、目标任务、力量编组等,依托近似实战环境,在有限时间内组织实施,是新时代陆军的备战之需、转型之要。
制胜关键因素
临战训练,是指临近战争爆发或受领作战任务后,部队为提高实战能力、做好应战准备而进行的适应性、针对性训练。临战训练是战前(或战中)军事训练的最后环节、最高阶段,是实战的预实践和彩排,具有将平时训练成果向遂行作战任务能力转化的功能,是叩开战争胜利之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大幅提升生存概率。战场生存率是保持基本作战能力的关键。由于战场环境复杂残酷,不经临战训练,人员心理和生理准备不足,缺乏作战经验积累和实战化的技战术能力,其结果必然是伤亡惨重。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遭遇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天气,由于缺乏饥寒条件下的训练,非战斗减员7000余人。可见,战前进行扎实有效的临战训练是确保生存的必要措施。
(二)有效评估作战方案。临战训练是对接实战的最后环节,具有检验评估作战方案的功能。以色列军队在“焦点行动”前,不惜轰炸自己的哈佐尔基地来计算敌军修复受损跑道所需时间,进而找到更彻底、更有效的作战方案。可见,作战预案经过战前训练可得到逐步优化完善,增加获胜筹码。
(三)充分释放作战效能。临战训练可将人装结合的最大效能发挥到极致。譬如诺曼底登陆时,由于加强了海、陆、空三军的联合演练,从而保证了登陆的有序性和行动的连续性。以色列空军通过强化训练,把战机的备战时间从1.5小时缩短到5—7分钟,发挥出飞机的最大效能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另外,通过临战训练可发挥作战体系的整体效能。
(四)有序推进作战进程。训练过程是可控可重复的,但作战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而训练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增加确定性。在临战训练中,进行战术协同演练和指挥训练,可提升作战行动精确性,使指挥员充分预想情况、制定预案。战时,即可将平时训练过程创造性地平移到战场,使作战行动顺畅衔接,作战进程朝着有利于发挥训练成果的方向发展。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按训练“脚本”推进作战进程。
(五)有力鼓舞参战官兵士气。战前官兵情绪通常会高度紧张,可能会部分出现心理失调问题,甚至引起集体心理崩溃。战前的心理训练可以避免战前恐慌。另外,高强度的极限训练可以使参战人员的技战术水平远超任务所需,从而产生心理优势,增强官兵胜战信心。俄国18世纪的将领苏沃洛夫,在一次攻打要塞城堡的战斗前通过有效的阵前练兵,使部队的士气焕然一新。
探索创新举措
陆军临战训练必须以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牢固确立临战训练在陆军训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指导、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建强环境,不断提升训练效益,提高陆军实战能力。
(一)聚焦实战,科学施训。科学的训练指导是临战训练实践探索顺利发展的前提。与日常训练相比,临战训练直连战场,随时可能向作战行动转换。临战训练要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坚持真难严实标准。要以随时打仗的心态以演备战,使“平时”―“临战”―“实战”三种状态无缝衔接、顺畅转换。二是坚持主官主训制度。临战训练是在敌情威胁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进行的,训练质量的主导在指挥员。因此,应坚持练兵先练将、主官组训、主官参训、主官任教。三是坚持科学施训原则。临战训练不是满负荷训练,极限训练也不是全时高压训练,须着眼效果、遵循规律,按照作战计划的阶段科学分解训练任务,控制好训练频率和时间,通过科学调控训练节奏来确保官兵精力充沛。
(二)着眼急需,突出重点。突出重点环节、重点内容训练,是提高临战训练质量和效果的内在要求。要按照“练行动急需、练战时急用”的原则,以作战计划为牵引,使临战训练同实战行动动态接续。一是突出指挥编组训练。根据信息化战争特点和实战任务需要,聚焦新质指挥能力生成,结合预定作战地域的环境特点,突出并强化从排级分队至战役集群的指挥编组训练,探索常态化的组训方法。二是注重作战流程演练。按作战预案和行动计划,组织各级利用沙盘、地图、信息化系统等手段,进行覆盖所有层级、所有参战人员的协同推演与修正,确保协同动作流程规则物化为每名官兵的熟练思维和技战术行为,形成“思维记忆”和“肌肉自觉”。三是强化关键环节精练。对诸如破障、断链等专项行动,按照实际作战编组,反复进行实战演练,找出技战术的变化值和规律性,细化每个官兵行动衔接的时间和动作的熟练程度,确保部队战时能精准快速制敌。四是拓展战场适应性训练。组织拟参战官兵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进行适应性训练,提升人员心理、身体体能和作战装备的极限环境适应性。如广泛开展两栖作战的武装泅渡训练,高寒山地作战的耐缺氧、耐寒冷训练,山岳丛林作战训练的越野越瘴、涉渡穿林训练等,确保官兵战时临危不惧,充分发挥战斗力。
(三)突出实效,创新方法。任何一次作战都没有样板可供复制。临战训练时间紧、内容多、时效性要求高,也需要针对其特点研究摸索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益。一是实案研练训练。要在实案支撑下研练方案计划、行动预案,同时还要研究对手变化,研练新装备效能,演练新战法运用,摸索出打击角度、弹药用量、攻击距离、速度高度等精确数据,验证和修正方案的可行性。二是全程对抗训练。适应敌情和作战地域环境特点,探索激烈对抗训练的方式方法,提高部队应变能力。譬如全程设置模拟蓝军,使部队在训练中动有“敌”察、走有“敌”扰、攻有“敌”阻、守有“敌”袭,在对抗中研究对手,探索战法,提高指挥员和作战部队快速处置情况的能力。三是全景模拟训练。全尺寸等比例复制预定作战地域的场景和目标,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不同对手、不同战场、不同背景、不同战法条件,将作战地域的河流、通道、地标建筑等,甚至声、光、电、磁进行细粒度虚拟场景模拟,并着眼敌情威胁最大、对抗最为激烈、协同要素最多等环节,反复演练,使受训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模拟训练。
(四)把握特点,建强环境。临战训练保障难度大、要求高,传统的训练保障体系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应以智能化训练环境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训练场地整合、训练网络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训练大数据开放共用。一是建真位移战场的演训场地。整合陆军训练基地、院校、部队训练场地资源,重点建设两栖作战训练联合体、边境作战训练联合体、城市作战训练联合体、山岳丛林地作战训练联合体和跨域作战训练联合体。选择相似地形,划定关键区域,设置对手兵力部署、装备配备、火力配系;搭设与关键行动相关的地标、地物,营造人文环境氛围,为官兵熟悉战场提供逼真的训练条件。二是建强训练网络信息系统。加快推进陆军训练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快速形成纵向贯通战略、战役、战术指挥链路,横向链接各军兵种部队行动实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为临战训练提供支撑。三是建强开放共用的训练大数据。加强陆军“作战云”、训练大数据、智能化训练等信息化训练条件建设,为临战训练基于数据筹划、基于数据实施、基于数据评估、基于数据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开辟全新境界
信息化战争,尽管爆发的突然性有所降低,但打与不打、什么时间打、什么方式打,依然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增强演训活动与作战行动的衔接性,拓展临战训练功能的威慑性等,使临战训练进入全新的发展境界。
(一)受作战任务牵引性更强。临战训练除了要根据作战任务明确训练内容、人员、时间、方法以外,还要根据敌情的动态变化,优化完善作战计划。临战训练与情报准备、装备准备、保障准备等其他作战准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方面,临战训练必须隐蔽作战企图;另一方面,要将思想准备、情报准备和武器装备准备等融入临战训练中,以具体落实作战准备。而作为临战训练延伸的作战间隙训练,受作战任务的牵引和规定性尤为突出。针对当前敌情和下步即将遂行的作战任务,以及先期作战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依据作战间隙时间长短,针对性展开具体对策研究和模拟演练,为后续作战做好充分准备。
(二)直面敌情的精确性更强。平时训练,形成相对广域的作战能力,以便适应有可能调整的作战目标、作战地域和作战对手。而临战训练,是在确定了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地域后展开的训练,以形成针对性的窄域作战能力为目标,即强调快速生成具有一定熟练度和精确度的特定领域作战能力,其能力需求更加精确且聚焦。主要体现在:训练内容更精简,打仗急需什么就练什么;训练环境更精准,在哪里行动就复制哪里的战场环境;训练对手更精确,直接拿敌练兵。中东战争,以色列空袭行动前绘制了低空通过开罗附近高楼和伊斯兰教堂寺院尖塔的航线图,据此开展精确性训练,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应战场的迫切性更强。临战训练将要对接的是复杂极端、异常残酷、高度智能的战场环境,其对战斗力影响尤为明显。战斗力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临战训练中人员、装备和相应的技战术行动是否与战场环境相适应。近年来,美国陆军不断加强以北极地区为重心的寒区作战训练,组织了极地空降作战演习、极地装甲作战演习、“北极边缘”演习等,重点训练部队驾驶装甲车辆穿越严寒地带、士兵徒步行军等险难课目,正是为应对未来极地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预实践。
(四)采取超常模式的时效性更强。未来战争突然性强、对抗激烈,双方都力求以奇制胜,往往初战即决战。这种情况下,临战训练任务紧迫、时间紧急,客观上要求必须采取超常的训练模式和管用的训练方法,压缩单项行动耗费时间,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达成指挥协同,使得衔接更加顺畅、人员伤亡和装备损毁率最低、新装备新战法精准释放战斗力效果最佳。
(作者单位:陆军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