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儿童劳动启蒙教育的逻辑起点
2020年06月19日 00: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9日第1951期 作者:何孔潮 唐义燕

  早期儿童是人民主体的重要群体构成,新时代深化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改革的若干重大举措是对于早期儿童美好生活期盼的一种有力回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学前和小学低年级的早期儿童尚处于劳动启蒙教育阶段,是正确劳动价值观念形塑与良好劳动知能素养奠基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的际遇与背景下,以儿童的美好生活为逻辑起点,思考与建构契合早期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劳动启蒙教育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儿童主体是新时代早期儿童劳动启蒙教育的理论逻辑起点。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儿童身心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教育理论建构、教育政策决策与教育实践行动的逻辑前提。尊重、理解与坚守早期儿童在劳动启蒙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依赖于我们对于深化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探索上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对于早期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认识上的实事求是。劳动教育绝非游离于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之外的某个无足轻重的自在领域,而是渗透于德智体美教育诸领域,具有立德、益智、健体、育美的教育功能,贯穿于全面发展教育实践全过程的有机构成。古语有云“教儿初孩”,即表明儿童的教育启蒙要从小抓起,以免其天性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影响的浸染而遭破坏。在社会个体生命的萌芽与初化时期,引导其建立朴素的劳动情感、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帮助其初步形成自我服务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后续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其他领域教育的推进是事半功倍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尤其是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如“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这表明我们必须在发展适宜性的前提下系统深入地探究早期儿童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拓展呈现早期儿童劳动教育之“启蒙”内涵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生活场域是新时代早期儿童劳动启蒙教育的实践逻辑起点。生活空间是儿童衣食住行等生命活动所寓居与栖息的物理空间,更是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所依托的教育活动得以嵌入与展开的意义空间。以生活空间为依托的早期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深入体察,是教育实践者条分缕析地开展劳动启蒙教育活动的优先事项。若脱离生活的境遇与视域强行植入某种课程体系或教育模式,劳动启蒙教育的实践行动将如无本之木与无源之水一般虚无缥缈。遵循基于生活、在生活中和为了生活的劳动启蒙教育实践理路,一方面要求我们将劳动启蒙教育实践与儿童生活实在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劳动启蒙教育实践中回应早期儿童生活方式的特性。早期儿童的生活实在以家庭活动为背景,延伸到学校(幼儿园)乃至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活动,而劳动启蒙教育的实践正是从儿童的独立穿脱衣物、自主整理学习用品、自觉维护个人和公共卫生等诸多生活“小事”开始的。早期儿童热爱游戏、乐于探究,劳动启蒙教育应尊重这一特点,科学开发利用游戏活动与探究活动的劳动教育价值。儿童在模仿父母打扫卫生、洗锅刷碗的过程中体验家务劳动的乐趣,在模仿医生看病、小贩练摊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职业劳动的角色。儿童在养殖、种植的过程中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这种好奇心所支持的探究活动往往也是劳动启蒙教育的理想手段。

  美好向度是新时代早期儿童劳动启蒙教育的价值逻辑起点。劳动启蒙教育活动既根植于早期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现实土壤,又孕育着早期儿童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希望之种。生活的美好所蕴含的未来取向将儿童成为“这样”的人、“那样”的人的想象和渴望以真实生动的画面呈现出来,劳动启蒙教育实践在这一呈现过程中传递着生活理想和生活现实链接的坚实信仰——“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去创造”。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儿童对于美好的想象和渴望并非纯粹的主观臆断,而是建基于特定的价值和文化所构成的日常生活经验。斯宾塞“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论断尽管因其将教育与儿童的当下生活隔绝而招致诸多诟病,然而教育与儿童未来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该论断的现实合理性。劳动启蒙教育形塑了早期儿童在实现美好生活期许的道路上的两种至关重要的品质——主动性和创造性。当早期儿童的劳动教育不再是隔绝于儿童生活理想的空洞说教和纯粹身体劳作,而是与儿童心灵世界融为一体的多元化实践样态的时候,劳动本身所蕴含的自由与解放精神将持续为早期儿童在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品质提供给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儿童,“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劳动启蒙教育必须以儿童的美好生活为逻辑起点,重构儿童主体的劳动教育认识,坚持生活场域的劳动教育路径,秉承美好向度的劳动教育立场,方能为早期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