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是“很大的政治”的中国逻辑及意义
2020年06月19日 0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9日第1951期 作者:刘建伟

  “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这是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谈及经济形势讲的一句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及取得的成就说明,生态环境保护“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这个论断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体现着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独特逻辑,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宝贵经验。

  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里面之所以有很大的政治,原因在于:

  其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民生人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蓝、地绿、水清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底色,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由过去“盼温饱”“求生存”发展为今天的“盼环保”“求生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能否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关系人心向背,成为检验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执政效能的“试金石”。

  其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党的使命宗旨。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在修改党章时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部分内容细化和丰富,并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以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其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民族命运。生态环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关乎当代和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多期交汇等方面的原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危及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计,协调好人口再生产、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关系,呵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并诗意地栖居,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其主编的《习近平复兴中国》一书中指出:“习近平说环境保护是‘很大的政治’,内涵极其深刻。他并非单方面强调环保的重要意义,而是对执政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着清醒认识——生态文明直接关系公众切身利益,又是中国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一个利益交叉点,有可能引发诸多隐性问题,而在纠缠的‘绳结’中找到拆解之法,无疑将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难题的破解找到思路。”作为“旁观者”的美国学者,找到了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密码”,为研究和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国逻辑作了注脚。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里面有很大的政治”的重要论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谈及秦岭违建问题时的指示精神,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做到:

  首先,要有自觉的政治意识。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时强调:“全党上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这实际上已经为各级领导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关注党中央在生态环境方面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主张什么,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其次,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各级干部必须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方针和政策,积极解决攸关人民利益、危害人民健康、人民反映强烈或危及国家生态安全、生态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将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风险和外交争端降到最低。同时,也要构建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损害人民群众生态利益、影响社会秩序稳定者,必须严加惩处、终身追责。

  最后,要有善于作为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把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具体而言,就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构建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整合环境治理资源、规范治理程序、减少治理成本、降低治理风险、提高治理效能;开辟网络渠道推动环境治理的信息共建、信息共享、信息沟通,减少环境治理的信息滞后、信息屏障、信息混淆,推动环境决策、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环境司法救助等的网络化、高效化;加强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的宣传教育,使生态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友善对待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并根植于人民群众心中。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全面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7BDJ06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