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战疫情 积力所举无不胜
2020年04月10日 01: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10日第1904期 作者:高立伟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正举全国之力与疫魔战斗。抗击重大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正所谓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群防群治是当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实基础,人民群众是群防群治的主体力量,党的领导是群防群治的核心主导。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形势不断变化,依然严峻复杂,各项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更好地发挥群防群治的传统优势,加强党的领导,依法防控,信息化防控,营造好舆论氛围,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群防群治战疫情,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渡过了数不清的危难关头,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关键时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群防群治战疫情,必须加强党的坚强领导。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往往需要调动全国资源,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高效整合起来,迅速解决事件应对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当前,疫情发展处于关键期,各方面担负的任务异常艰巨,工作异常繁重,责任异常重大,更需要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高效、迅速、有力地推进各项防控工作。
 
  其次,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群防群控不是“乱防乱控”,不是无组织、无纪律、无规范,自发散乱地防控。要以强化组织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示范力和战斗力,积极履行责任担当,切实践行初心使命,着力调动乡镇、社区、驻在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种基层力量,落实党员带头,压实干部责任,强化一线引领,做到有组织有纪律、有头绪有条理、有规范有秩序的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群防群治的主体和基础在于群众,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要力量。党员干部要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组织群众科学有序依法防控疫情,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独特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力量和现实成效。
    
  坚持依法防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当前,基层群防群治战疫情,尤其要坚持科学有序、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首先,要完善疫情防控的相关立法释法,加强配套法规建设。面对疫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让基层一线干部群众疫情防控有法可依,为在法治道路上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奠定法制基础。国家立法和司法机构要针对疫情防控中相关法规的模糊地带,尽快做出立法补充和权威司法解释。

  其次,既要加大执法力度速度,又要强化精准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效度和公信力。在如此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加大执法力度、从快执法处罚是必要的,同时强化科学精准公正执法也是必须的。例如,对于那些暴力伤害医护人员、哄抬防疫和民生用品价格、隐瞒病情抗拒隔离、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既要加大力度从严从快,又要科学精准公正执法,保证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始终行进在公正高效的法治轨道上。

  最后,需要加强依法防控疫情的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自从疫情防控全面铺开以来,尤其基层乡村群众防控工作动员以后,一些乡村为积极防控疫情,采取较为极端的所谓“硬核”式防控措施。例如,疫情防控初期出现的挖沟封路、用石碓或重型钢材堵路等现象,导致警车、消防车、救护等应急车辆无法通行,这不仅给应急救援带来不便,更是违背了相关法规。为此,在疫情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过程中,要加大法制宣传,开展疫情防控普法教育和服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依法防控、依法防疫,将疫情防控当成群众法治宣传、提升法治意识的现场课堂。
    
  善用信息技术
  
  群防群治战疫情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高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继续高效发布、收集和排查疫情信息,搭建便民自测、自检、自防智能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更高效地收集疫情、定位疫情,精准识别各类人群,迅速掌握相关疫控对象身体状况、出行史、接触史等情况,实现智能化信息收集,实行人员分类防疫。同时,搭建便民自测自检自防电子平台,为群众提供在线疫情报告和求助渠道。另外,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准确普及相关疫情防控知识,树立群众自我防护的健康安全意识;针对性地向特定空间、重点群体精准定点推送信息,提高防控隔离或观察效率。

  二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灵活支持经济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转。例如,在城市基层社区,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APP,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微信、QQ等平台与管理对象开展信息互动,做好社区家庭健康监测和随访服务,实现空中、线上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在线学”的虚拟课堂教学,有效避免师生聚集带来的潜在风险。对于政府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则可充分推行远程办公、线上办事、视频会议、数据跑路、指尖服务等信息化手段,减少人员聚集接触;而医院也可上线“发热咨询门诊”等在线服务,实现发热患者与医生实时在线问诊咨询,等等。如此则可实现“互联网+非接触”式的疫情防控,高效推进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群防群治疫情防控攻坚战。
    
  引领舆论宣传
  
  舆论引导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每当重大公共事件发生,舆论宣传与引导同样至关重要。良好的舆论氛围、正确的宣传导向、昂扬的精神激励以及客观的舆论监督,往往能够起到巨大的引领、激励和监督作用。

  首先,引领舆论宣传是广泛凝聚共识、团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打赢群防群治疫情战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当前,正处于群防群治战疫情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舆论场继续复杂多样,舆情瞬间多变,谣言尚有滋生空间,信息繁多而真假难辨。舆论宣传要继续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要坚持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继续深入报道各地区各部门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为群防群治战疫情提供巨大精神支撑。

  其次,引领舆论宣传是疫情防控期间回应社会舆论监督、提升媒体引导力和公信力的迫切需要。面对重大疫情,人民群众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力非常正常,社会舆论质疑监督是权威信息需求的表现。为此,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时刻守牢新闻舆论阵地,及时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声音,及时用权威客观公正的报道回应社会舆论,解疫情民惑,拓疫情民知,化疫情民虑,辟疫情民谣,营造良好、客观、公正的疫情防控氛围和环境,提升媒体引导力和公信力。同时,引导公众尊崇科学、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特别是要密切关注疫情重点地区群众的心理变化发展,做好人文关怀疏导宣传,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急躁心理,争取最终胜利的正能量。(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研心对本文也有贡献)

  (作者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