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缺失对社交信任感的影响
2020年04月10日 01: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10日第1904期 作者:刘昱萌 吴继霞 曹文雯

  盲人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化指标。在提及视力剥夺带给盲人的心理与行为影响时,通常人们会认为其一定给盲人的社会化过程带来严重消极影响,如更低的自尊、更高的焦虑和更差的社交能力。但现阶段研究表明,在社交过程中,视力剥夺对盲人信任感的影响并不显著,其自发信任感与长期信任评估皆与常人无异,只是不稳定性增加。未来相关研究可以更加动态化,在信任互动情境下对盲人的信任行为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及神经机制。
  
  视力剥夺不影响自发信任感的形成
  
  信任感评价的形成包含基于面孔、声音等形成第一印象的短期评估和基于个体的能力、性格、行为特征等的长期评估,是一类重要的特质推理。目前研究发现,第一印象的信任感是一种快速加工的过程。威利斯(Willis)和托多罗夫(Todorov)的脑电实验发现被试在100ms内便形成了对于面孔的信任判断;后续研究继续表明,面孔短暂呈现33ms后作出的信任评价便已稳定,验证了信任感形成的自发性。

  欧莱斯(Oleszkiewicz)等研究者对盲人的自发信任感进行了先行探索,他们证实,盲人自发信任感与正常视力个体具有相似性。实验邀请盲人组与对照视力正常组对标准化的语音可信度等社会特质进行自陈评价。语音包括三类:原始语音、升调语音和降调语音。其中,原始语音来自不同的录制者,具有相同的语言信息(内容为/i/,等元音)和不同的副语言信息。被试每听完一条语音,便需要对该语言的可信度进行1—7分的评价。结果显示,从对每条语音的评价来看,盲人与视力正常个体对于可信度的自发评价高相关,并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且他们皆一致认为,音调更低的声音使他们产生了更高的自发信任感。

  吴继霞等研究者通过学习再认范式,验证了盲人与正常个体相似的自发信任感及低可信辨别优势。该实验中,盲人被试与视力正常被试皆对具有相同语言信息和不同副语言信息的男性语音进行学习,并在随后呈现的语音中将学习过的语音再认出来;再认结束后,被试对语音的可信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盲人被试和正常被试对于语音信任感的评价皆与原始信任感判断中高相关。此外,学习再认结果中盲人被试与视力正常被试皆表现出对低可信度语音再认的高正确率和短反应时,表现最好,且盲人组与正常组间并不存在交互作用。这印证了信息感知的负性偏向,而视力的缺失并未加强或减弱这种倾向。
  
  盲人的长期信任评估与视力正常个体相似
  
  在进行长期信任评估时,欧莱斯证实了盲人的社会信念及信任行为也与正常视力个体相仿。研究假设了一个普遍适用的社会情境,并用信任量表探测盲人被试对于他人心理特征、行为与想法的主观态度以及他们自身的长期处事风格。譬如,在对他人的揣测上,研究者提问,“在得到机会时,他人是否会变得不诚实”;在处事风格上,研究者提问,“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是否会一直谨慎小心,直到得到他们可信赖的证据”。从结果来看,盲人个体的社会观点与正常视力个体具有显著的高相关,视力损伤不仅未对盲人的社会交往态度产生影响,也未影响他们对于他人的常规信任判断。这反驳了大众关于盲人等残疾人群体在心理上也更加脆弱的惯性思维。同时,对于人的本性更加偏向“功利的”还是“虚伪的”,盲人与正常视力个体皆更偏向前者,这暗示盲人与正常个体所采用的社会特质推理策略相同。

  在特定情境的信任判断中,刘莉贞等对于盲人与正常个体对谎言的敏感性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同样未发现差异。实验过程中,主试使被试各听几段说谎录像(谎言录像由视力正常的大学生完成,每段录像中的人物分别说了一次真话和一次假话),并判断录像人物哪一次说的是真话哪一次说的是假话。被试还被要求对自己所作判断的正确性进行评估,以考察他们对自身识谎能力的自信程度。结果发现,两组被试识别谎言的正确率及自信程度都不存在差异;而先天性盲人和后天性盲人之间也没有差异。
  
  盲人的信任倾向具有不稳定性
  
  当与他人进行交往时,他人的行为也会带来信任倾向的变化。盲人基于行为产生的信任感与正常个体相似,但他们似乎更容易更改自己的观点。法拉利(Ferrari)等研究者模拟社交情境,创设了一个与被试进行互动的“代理人”。实验分为第一印象情境与后续交往情境两部分。第一个情境中,实验者将告知代理人多个代表行为,以形成被试对代理人的第一印象,并采集被试对该人建立的信任感。代表行为分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积极行为如“他捐赠玩具给医院的孩子”,消极行为如“他从一名男士身上骗取了钱财”。在第一个情境中,多个代表行为的性质是相同的。在第二个情境中,代理人将表现出与第一印象性质相同或相左的行为,此时再次采集被试对该人的后续信任情况。

  在所有的代理人评价中,盲人组皆表现出与对照组相似的信任情况。但当第一印象与后续交往塑造出的形象不一致时,无论第一印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盲人被试都更倾向于转变自己的判断,体现出信任评价的不稳定性。张开汉等通过埃森克个性问卷(EPQ)对盲人和正常视力个体的心理特点进行比较,发现盲人样本的N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视力样本,揭示了其敏感性与情绪不稳定性。

  盲人社交信任感研究展望
  
  上述研究显示,视力剥夺虽给盲人群体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但并未改变他们在社交过程中的信任建立以及社交意愿。因此,正常视力个体更应摘下对盲人的“有色眼镜”,促进良性社会互动循环的实现。与此同时,对于盲人的社会研究仍有诸多空白之处,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向展开。

  一是不能仅局限于盲人在认知心理学层面中感觉与知觉能力的变化,更应多着眼于盲人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如信任游戏范式下的信任决策和人际互动行为。同时,动态的信任感研究也应扩展到信任的维持、破裂与修复方面。施韦泽(Schweitzer)等人的研究结果揭示,背叛会对信任感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持续守信行为能修复信任感,承诺有助加速修复。故未来对于盲人群体的研究,可仿照施用正常视力个体研究中常用的信任博弈范式,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框架下了解盲人信任心理的动态加工,对信任互动情境下的决策过程进行探索。

  二是寻找盲人个体在进行信任判断时的神经生物学支撑。以往研究证实,视力缺失并不会使盲人的相关脑区失活,用于视觉加工的枕叶和颞叶也会被其他知觉大幅度激活,这被称为“盲人的代偿”。马塔韦利(Mattavelli)等研究者发现,信任感的判断会激发被试的杏仁核、枕叶和颞叶;保罗·扎克(Paul Zak)等研究者证实了催产素对信任行为的影响;鲍姆加特纳(Baumgartner)的后续研究推导出信任神经环路,指出杏仁核、中脑区域及背纹状体的作用;此外,边缘系统也与动态的信任过程有关,伏隔核、尾状核和侧前扣带皮层皆在信任互动中持续活跃。未来研究应探索自发信任感与信任互动下盲人被试的神经激活状态,以寻找视力剥夺与信任感变化间的神经生物学联系。

  三是对于盲人信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提炼,从而达到应用性目的。目前正常视力个体的相关研究都可作为参考,如侯璐璐和江琦发现真实自豪感能够通过观点采择对人际信任造成显著影响;贾彦茹等研究者发现了信任感与社会排斥、社会焦虑的高相关,且信任感会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刘广增等证实了自尊、人际关系与信任感的高相关;朱水容采用自由联想、开放式问卷等方法证实了双方相似性、信任方特征、内容特征的重要性。这些因素是否会对盲人的人际信任及社会交往造成影响,以及相较正常人而言程度如何,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系“苏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85011Z)成果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KS08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