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成效
2020年12月10日 1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0日第2066期 作者:左丹

  心理育人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融合的新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心理育人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模式,对提升心理育人成效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形成育人工作合力,构建以学生为本、专业高效的六级育人体系。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成长环境开放多元、复杂多变,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迫切需要。亟须建立起人人都有心理育人职责理念,自觉将心理育人扩展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庭、社会的六级育人体系,是做好心理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学校是心理育人体系的领导环节。学校应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全校心理育人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心理普查、心理健康宣传、育人队伍培训等工作,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有效全覆盖。其次,学院是心理育人体系的重要实施环节。学院应把心理育人放在学校安全稳定的高度上加以重视,以提升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以重点关注心理问题学生、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为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再次,班级和宿舍是心理育人的基础环节。学校应结合多种育人元素将心理育人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特别是要不断加强学生骨干在学生自助、互助中的作用。最后,学校应重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应建立常态化家校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心理育人观念,创建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学校还应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介入和支持,与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社区保持合作,着力解决患有精神障碍学生的治疗和康复问题。总体来说,各级体系之间应建立起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育人“同心圆”,增强心理育人的整体功效。

  第二,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因时因需、点面结合、教治并重的三维育人格局。心理育人应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是少数学生防病治病的传统观念,建立起为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服务的新视角。

  为全体学生服务,就应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首先,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展现出自我意识强、思想活跃、敢作敢为的特点,但集体意识较弱、抗压能力不足。其次,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成年早期,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认知能力发展不协调,情感丰富却不够稳定,社会需求迫切但价值观尚未成形。再次,整个大学阶段一般分为适应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走向成熟阶段,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又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适应准备阶段以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探索专业兴趣为主题;稳定发展阶段更重视提高专业能力、提升个人素质、发展亲密关系、培育理想信念;走向成熟阶段要面临多种人生抉择和步入社会的压力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上述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心理育人的效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参与人数和主题性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可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校园心理情景剧、大型户外团体活动、班团组织生活、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或者采取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朋辈互助小组等形式开展。此外,还要重视大学生个体独有的人格特征。针对大学生因独有人格而产生的在性格、能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心理需求,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心理服务。

  第三,综合多种育人元素,构建思政引领、课堂内外、网络上下的三重育人空间。心理育人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思政教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中都能融入心理育人的理念与方法,同时成为心理育人的平台和载体,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因此,心理育人应遵循思政教育的大方向、大格局,有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育人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从而增强心理育人的功效。

  一要遵守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拓展了心理育人的理论宽度和发展空间。在实现大学生思想观念转化和道德水平提升的思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育人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要积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此外,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因素,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拓展心理育人平台。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支教、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公寓文明建设等第二课堂活动,将各类育人元素渗透到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开发以心理育人为主题、符合大学特色、贴近青年需求的微电影、微课堂、微动漫和微公益广告等文化产品,提升心理育人吸引力,拓展心理育人覆盖面。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