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元素贯穿于外语教学全过程
2020年11月20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0日第2052期 作者:曾艳钰

  课程思政是构建中国特色英语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式。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改革各方面、各环节的一种实践探索,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英语专业教学中需要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因此,把中国文化作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基点,是实现课程思政的一个基本实施路径。如何把课程思政贯穿于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自然成为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者应当思考的紧迫问题。

  2018年,《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颁布,成为全国外语类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国标》提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标》,更好地应对新时代英语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8—2022)研制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下册)(以下简称《指南》),其中上册由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包括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及翻译专业三个英语类专业的教学指南。《指南》对英语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分别进行了界定,对核心课程进行了描述。鼓励各高等学校依据分类指导、内涵发展的原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彰显办学特色。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计划上,《指南》都致力于体现中国特色及中国风格,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上进行探索。

  英语专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选用教材方面的英语化特征,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都来自英语作家(主要是英美作家)的语言材料,主要侧重点也是在英语文化。教师课堂的授课重点也是对英语文化的传授。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内容,便成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也是英语专业《指南》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元素”贯穿于《指南》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体现在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中。《指南》明确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把“中国情怀”提到了与“国际视野”并重的位置上。在“知识要求”中,不仅提出要“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基本情况”,还要“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了解英汉语言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法规、国际商务领域的规则和惯例,以及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相关环境因素”,从素质要求上强化了英语类专业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的重要性。在“能力要求”方面,《指南》强调学生应在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

  第二是体现在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含毕业论文)四个部分。公共基础类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一般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指南》明确提出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开设这些课程。《指南》对专业核心课程做出了规定,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

  以英语专业为例。为了强化英语专业师生的中国文化意识,《指南》特增加“中国文化概要”为核心课程,使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由《国标》中的13门增加为14门。在专业方向课程中,打破以往语言学、文学、翻译及文化的传统方向设置,首次设置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方向,提供了数门可供高校参考的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思想经典导读”“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专题”“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专题”“跨文化研究专题”等。

  在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也都增加了“中国文化概要”,翻译专业还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作为核心课程。这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中也都增加了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

  第三是体现在阅读书目上。教学中选取的经典著作不仅仅是英美经典作品,也包括中国文化经典,如英文版《红楼梦》《论语》《庄子》以及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等。在阅读书目中纳入中国文化经典,是希望能让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熟知、 掌握中国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也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专业知识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教授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指南》坚持立德树人之根本,强调中国特色英语教育体系的构建,从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上为高校制定体现课程思政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指南》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强调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各高校应在充分领会《指南》的理念及特征的基础上,在贯彻其核心内容和要求的同时,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制定出体现课程思政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