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际话语权要下“战略棋”
2022年06月16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16日总第2428期 作者:叶淑兰

  话语权是一门关于如何赢得人心的学问。恰到好处的话语叙事以及机智灵活的话语沟通方式可以起到弥合裂痕、化解冲突、转化矛盾的效果。面对当前“西强中弱”的话语格局以及成长大国的“挨骂”困境,我们需要更多从宏观战略层面进行思考,探索赢得国际话语主动权的内在逻辑,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基础上,发挥中国传统文化智慧,通过阴阳共生与多元结构思维超越现实主义惯常使用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明晰战略目标

  随着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尤其体现为议题设置力、话语传播力、方案贡献力以及制度创设力的大幅提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明晰国际话语权的建设目标,实现国家实力向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转化。

  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目标集中在话语传播、国家认同与外交实践三大层面。在话语传播层面,只有建构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理顺对外传播机制、建立多元立体的对外传播格局,才能有效提升中国国际议题设置力与传播辐射力,确保中国声音传得开、听得见、听得清。在国家认同层面,需要我们建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打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以及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大幅提升中国的外交理念引领力与国家形象影响力。在外交实践层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是提升国际方案贡献力与国际制度创设力的主要路径。

  保持战略定力

  当前,面对西方话语霸权、跨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冲突、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以及国际传播能力相对不足等挑战,中国需要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以高度的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大力加强国际议题设置力与国际媒体辐射力,避免陷入“沉默的螺旋”而造成话语失声的状态。

  国际社会话语互动通常存在“自我预言的实现”,即客体容易受到对方投射内容的影响,从而无意识地认同对方的情绪与话语,陷入被对方定义的被动状态。这种现象启示我们,在国际话语互动中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审慎的态度。以更高远、更宽广的视域,跳出对方有意设置的话语框架,采取与对方不一样的应对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要充分掌握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内在规律,恰到好处的沉默反而有助于积聚力量。正所谓“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居”。在静观其变的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能够拨开迷雾,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加强战略能力

  话语权的实现取决于话语能否被听闻、被认同,是否能够实现议题设置、话语说服与话语实践的功能。因此,话语权的实现不但在于“说”,也在于“做”。扭转当前国际话语权“西强中弱”的被动状态,需要我们加强战略能力,在治理能力、技术能力以及话语能力方面始终保持进步性。

  首先,良好的治理能力建立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提升治理能力需要我们对国情、世情有深入研究,抓住当前国内治理及全球治理的核心问题与瓶颈,完善治理规范、健全治理制度,切实解决治理失灵、治理赤字等问题。以中国理念与方案推进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共同治理、平等治理、协商治理以及联动治理。其次,受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经济结构的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在技术运用与创新方面与西方一些国家仍有差距。技术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国科技话语权的提升至关重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升级与发展,未来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将更多受制于新科技的驱动。因此,在技术能力提升方面,我们亟须突破“卡脖子”难题,尤其在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全面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面对西方话语霸权挑战,国际话语权建设要关注话语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国际交往沟通中,以情理交融模式处理好言说与沉默、话语与行动、理性与感性、愤怒与共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话语沟通能力的整体提升还取决于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发展及战略传播体系建设。因此,跨文化传播中还应保持受众意识、分众意识、在地化传播意识,审慎区分面向领导人、企业家以及普通民众的话语表达方式,更好地实现精准化传播。

  培养战略耐力

  国际话语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一定的战略耐力。面对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的挑战,我们需要埋头苦干、戒骄戒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智慧,踏实走好每一步。

  当前,中西关于“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引发了话语权之争。如果从冲突性思维与二元对立价值观的角度看,中西意识形态具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性;如果从中国辩证思维与包容性文化视角出发,多元价值观可以相得益彰、和谐共处。因此,走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困境,需要我们秉持差异化、多元结构以及阴阳共生思维,超越西方现实主义惯用的二元对立,真正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化解当前国内外存在的一些观点极化、观点撕裂现象。

  应该认识到,国际社会存在一些对中国污名化、攻击化话语的本质是运用冲突性言论获得谈判利益的最大化。在化解矛盾冲突方面,需要我们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前提下,顺势而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软硬结合,避免掉入西方构筑的话语陷阱,陷入仓促应对的被动局面。“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道、势、易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包容性文化思维。在推进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因应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接受变易法则,通过和实生物、化解矛盾,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自我确定性,也是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有效路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