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兴:中国援建吴哥古迹20年
2019年05月30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30日总第1703期 作者:刘汉兴

■修复后的周萨神庙 作者/供图

  吴哥之名源于梵文“Nagara”,意为“神圣的城市”。“吴哥”是个现代概念,专指由纪念性建筑、水库和城墙组成的一个政治影响力遍布东南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中心。由于在吴哥地区方圆200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散布着上百座吴哥王朝时期建造的建筑遗迹,因此这些建筑群统称为“吴哥古迹”。

  吴哥古迹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240千米的暹粒省,荔枝山(Phonm Kulen)以南、洞里萨湖(Tonle Sap)以北的台地上,这里曾是9—15世纪吴哥王朝的都城所在。吴哥建筑始建于9世纪,其后的几百年间国都虽有变迁,但是一直在今天的吴哥地区附近,直到1431年吴哥都城被泰国军队占领,国王遂决定放弃吴哥迁都金边。此后,吴哥建筑群也逐渐倒塌、荒芜,消失在热带雨林丛中。

  缘起:拯救吴哥古迹国际行动

  吴哥古迹在17—19世纪末被西方殖民者发现后,以法国远东学院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也随之对吴哥古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和古迹的修复工作。

  1992年,吴哥古迹被世界遗产委员会以濒危遗产的形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由法国和日本牵头,组织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发起拯救吴哥保护行动,并成立了保护吴哥遗址国际协调委员会,从而揭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行动的序幕。

  1993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率团出席“国际拯救吴哥古迹国际行动”东京会议,中国政府成为吴哥保护国际行动最早的一批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这是继20世纪60年代埃及阿斯旺水库建设引起的努比亚文物抢救之后,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文化遗产跨国行动。

  1997年,国家文物局选定吴哥古迹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作为保护修复与研究对象,并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正式组建“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着手开展周萨神庙保护修复项目。1998年正式启动实施周萨神庙保护修复与考古研究。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柬埔寨实施的第一个文物保护项目,也是中国政府援助吴哥古迹保护工程的开始。

  成果:形成“两处五地”的综合平台

  周萨神庙地处吴哥通王城胜利门外,西距胜利门约500米,隔路与北侧的托玛农神庙(Thommanon)相对峙。神庙围墙占地面积约1650平方米,坐西朝东,由东、西、南、北四座塔门,中央圣殿和南、北两座藏经殿等石质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以中央圣殿的中心主塔为构图中心,呈对称分布,主次分明。各单体建筑的墙面和基座均布满雕刻。其建筑风格属于吴哥艺术中的吴哥寺风格,建筑的时代为12世纪上半叶。

  根据周萨神庙破坏的具体情况,中国工作队制定了基本的原则:“抢险加固、遗址保护、重点修复。”其中,“抢险加固、遗址保护”是指在基本保持现状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性保护工程,而“重点修复”是文物保护工程中对原物干预最多的重大工程措施。

  维修工程的工作程序分为前期研究和施工两个阶段:1998—1999年为前期研究阶段,主要的工作有考古调查、工程地质勘探、建筑损伤情况调查、制定维修计划和施工的准备等。2000年4月开始动工修复,2007年6月工程全部完工。2008年12月,周萨神庙修复工程全部竣工。

  2006年,国家文物局与柬埔寨吴哥古迹管理局正式签署“中国政府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二期)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合作协议”。鉴于周萨神庙的顺利竣工,及获得的国内外各方的高度评价,2007年以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参与选定茶胶寺(Ta Keo)作为援柬二期项目。

  2010年11月,茶胶寺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同时,对茶胶寺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前期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建筑、考古、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保护科学等诸多学科,先后完成各类研究报告17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12月,茶胶寺修复工程全部竣工。

  茶胶寺位于吴哥通王城胜利门东约1千米处,坐西朝东,是一座庙山建筑,按须弥山意象进行设计和建造,平面布局按照中心对称和轴线对称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整体是逐层收进的五层方形须弥坛,坛顶五座塔殿呈梅花状布置,在东西和南北轴线与其相交处均设有一座塔门,藏经阁和长厅建筑分布在东西轴线两侧,组群外壕沟环绕,东侧有长长的甬道,一直通向东池西岸,以码头平台作为结束。其建筑风格属于吴哥艺术中的南北仓建筑风格,建筑年代为10世纪末11世纪初。

  为配合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的维修工作,中国工作队对相关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及初步研究,以便于了解遗址的整体布局和文化堆积,最终形成了四篇(部)考古简报(报告)及两部工程研究报告。

  2018年1月,李克强总理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中柬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指出,中方将继续对吴哥古迹、柏威夏寺、吴哥城中的王宫遗址及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持。中国工作队从最初的周萨神庙、茶胶寺,到王宫遗址、崩密列寺、柏威夏寺,逐渐形成了“两处五地”的吴哥古迹援外综合平台。

  反思:提升考古数量和精细化程度

  从1998年正式启动实施周萨神庙保护维修至2018年12月茶胶寺修复工程全部竣工,中国政府在保护修复吴哥古迹方面已经工作20年。经过20年的持续工作,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同时,我们也很有必要对以往考古工作进行反思,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由于吴哥古迹类型繁多,损坏情况有别,各国文物保护专家理念也不尽相同,但是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

  原物重建法已被各国普遍采纳,石质建筑是实施“原物重建法”最基本的条件,倒塌的建筑物石质构件必须保存在原地,如此才有条件进行建筑复原。但是,在吴哥核心区之外有些建筑遗址内石质构件遗失严重,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对建筑进行复原?这种情况下,也许我们对此类建筑遗址进行适当的考古发掘,掌握其建筑的整体规模、布局和属性,要比单纯地复原建筑更有意义,可为以后建筑遗址的展示和利用提供基础材料。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一门科学(参见夏鼐、王仲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序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考古学所研究的是历史的物化表现。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吴哥历史?因为研究中国文明,光靠我们自己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其他古代文明进行比较。正如李学勤所言,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比较研究,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文明本身。他建议,在掌握中国考古学成果之外,有必要去认识外国的、世界的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是大势所趋,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必然。而在吴哥古迹保护和综合研究中,考古工作是基础,只有对遗址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弄清遗址的规模、结构和属性,才能在以后的修复过程中对遗址有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如此方能更好地复原建筑本身,还原历史的真相。通过对吴哥地区的建筑古迹研究,提升价值认知,加深对吴哥历史的认识。

  如暹粒机场扩建时,在边寺特洛(Prasat Trapeang Thlok)和托斯塔螺(Tuol Ta Lo)四周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0—11世纪的居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及与之相关的稻田遗址。国外考古学家利用激光雷达对荔枝山丛林覆盖地区成像,发现了一座吴哥时期的早期城址。该城址比吴哥寺遗址的历史还要早大约350年,它是吴哥王朝第一座城市,始建于802年。同时,他们还对吴哥寺及早期都城贡开周围展开调查,发现寺庙、城市周围有大量的街道、居址、寺庙、水塘等遗迹。

  又如,吴哥城以东90千米处磅斯外的圣剑寺(Kompong Svay Preah Khan)是吴哥王朝时期面积最大的封闭式遗址,占地面积32平方千米,遗址修建在并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上,很多学者纷纷猜测该遗址的用途。最终,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大家了解了该遗址的性质。

  从目前对吴哥历史研究现状来看,以现存的都城、寺庙等建筑为核心的历史考古研究以及对1300余通碑铭的解读,大致可勾勒出吴哥时期的社会面貌。但是,在吴哥古迹考古的数量和精细化程度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言、王元林《吴哥古迹保护与考古研究的回顾和思考》,《中国文化遗产》2018年第2期)。虽然有国外考古学家使用激光雷达探测出,吴哥古迹的核心区主体寺庙之外有大量的河渠、街道、居址、池塘等遗迹,由此而得出吴哥王朝时期的城市是由大量堤坝、灌溉系统、民居房址、道路和稻田组成环绕的。但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来分析,通过激光雷达探测得出如此结论难免有些仓促和不谨慎,如此规模的遗址还需要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对其进行精细化作业,对遗迹进行分期和归纳,以甄别出不同时期的遗迹,以便于我们能够对吴哥历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展望:增强中国学者的国际话语权

  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尤其是法国学者在吴哥地区的考古活动未曾中断,他们掌握着吴哥古迹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话语权,吴哥古迹考古主流理论和观点也是由他们主导。如乔治·赛代斯(George Coedès)、亨利·马绍尔(Henri Marchal)、亨利·帕尔芒捷(Henri Parmentier)等一批吴哥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们研究碑文、艺术、建筑,同时对吴哥古迹进行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等,在吴哥历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虽然中国在吴哥地区工作20年,但是我们的考古工作只是在配合古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处于边缘地位。我们在吴哥古迹考古研究方面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观点,尤其是在华南与东南亚之间的人群迁徙、文化、经济交流领域,考古研究严重滞后。我们对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的考古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吴哥古迹社会史、宗教史、文化史的视野下开展的考古工作及吴哥文明与古代高棉史的综合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6年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出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示。为此,我们要加强吴哥古迹考古学的研究,寻找相关历史依据、激活历史因子,丰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内涵,借助“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我们需要建立自己关于吴哥古迹考古学的话语体系,以增强中国学者在吴哥古迹研究方面的话语权。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与东南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如东南亚低地地区的粳稻起源于中国,粟的种植,猪、狗及牛的驯化都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又如,青铜冶金术存在一条从中原向华南再向东南亚传播的“金锡之路”。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不了解外国的历史和考古学资料,就难以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特质的时候,由于不了解其他古代文明,没有开展相互比较的基础,曾遇到过严重困难(王巍《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的历程与展望》,《考古》2017年第9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吴哥古迹历史就是了解当代东南亚的文化,就是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

  (作者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