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思:深入探寻意识形态话语的阐释路径
2019年05月30日 09: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30日总第1703期 作者:漆思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与主动权,迫切需要聚焦话语体系创新视野,从理论上和战略上进行深化研究,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

  以创新引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深刻表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需要有相应的中国话语来表达、阐释和传播,由此需要推进话语体系与时俱进。

  然而在意识形态宣传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件话语与实践行为脱节,亦如宣传话语不够接地气,理论说理不够理直气壮,思想解读不够透彻和解渴,核心价值观念阐发相对缺乏吸引力,口号到口号、概念到概念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问题相对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的深化、细化与转化研究,要提升意识形态宣传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提炼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

  话语是时代精神的理念表征,话语体系创新引领时代精神阐发与观念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回应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发展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从话语体系创新视角,深入开展基础性学理研究和前瞻性战略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具有时代性的引领性理论支撑。

  在多样态视野中客观审视意识形态的理论发展路径

  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以来,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在西方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产生许多影响较大的理论,例如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等。可以说,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他们独特的理论视角在丰富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同时,也为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意识形态理论本身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借鉴。

  从西方现代理论视角看。诸如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相关理论、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自由主义”理论、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论”、福柯的“话语权力”、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萨义德的文化殖民主义理论等。这些具有西方现代性意味的学术思想理论,给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浓重的西方注脚。在现实性上,这些长期影响世界学术界的西方理论,为西方意识形态话语全球传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维系西方霸权主义的理论阐释提供思想武器。

  从当代中国自身实践发展的视角来看。一要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可以看到,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话语体系,要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作用。要充分、全面考虑意识形态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亦即要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始终要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二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因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三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这一仗。因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四要通过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引领和国家发展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既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又要让“中国话”成为“世界语”。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要有中国特色

  从大的思想和现实格局出发,认真审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和理论体系建构与创新境况内在要求我们,要不断深入意识形态理论本身探究其理论内涵和现实价值诉求,客观上要求我们聚焦意识形态的学理话语与传播话语、理论话语与宣传话语、政策话语与行动话语等话语方式的创新。

  一要注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的问题与需求研究,立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何以必要何以可能的问题与战略需求,推进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自觉。二要加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承发展逻辑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话语,揭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三要深化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的国内引领与国际影响研究,探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的国际影响及传播效应。四要推进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发展创新的时代内涵、政治内涵、文化内涵、思想内涵等内容的研究,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体系创新。五要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战略体系研究。要不断通过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去发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中全球语境与中国语境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思想关联,创造性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战略体系,广泛形成对世界的持续影响力。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引领与国际影响,要求我们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内涵、中国特色、中国价值的思想内容予以创造性地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面临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时代性、创新性、思想性、学理性、全球性的深入研究,不仅要在理论上提供支撑,更要在文明和思想层面加大引领与建构性内容的供给。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大众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方向,提炼新时代中国梦想、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等创新话语,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体系。其次,要明确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何以必要、何以可能”的核心问题,探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引领与国际影响,推进当代中国话语理论创新。最后,要立足中国立场,拓展历史视野,融通中外文化,通过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路径、注重理论审视实践的内在逻辑建构路径,以及话语透视现实需求的传播路径,综合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有效传播。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