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2020年12月11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1日第2067期 作者: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擘画了宏伟蓝图。为深刻领悟和深入阐释其重要理论意义,我们组织学者从历史源流、世界意义、系统规划、共同富裕等多角度探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内涵,以飨读者。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的四对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同样凝聚着全社会的力量。随着“十三五”规划即将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朝向伟大复兴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坚持、深入学习、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精髓,具体体现为需要妥善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四对重要关系。

  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代开启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不仅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还包括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论何种现代化,它的目标指向都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意义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蕴的三重维度

  回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百年历程,我们即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何从历史维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从现实维度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方案;从世界维度回答中国的现代化到底提供了何种答案,是深入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蕴的三个基本维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意涵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明确“十四五”时期的时代方位,从“两个大局”出发阐明中国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深入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汇聚共识、凝聚力量,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系统观念 应对百年变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历史性成就的方法论总结,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建设的理论自觉不断提升,又为我们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南。

  以远景目标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伟大目标是时代的产物,而伟大目标往往出现在时代的交叉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发展命运走向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交叉点上。今日之中国,正处于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完成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将开启的交叉点上。可以说,是时代提出了历史的任务,而伟大目标的确立就是对历史任务的回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无疑是在中华民族处于历史交叉点上给出的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溯源与当代征程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起跑线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今天的中国较之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世界意义

  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始终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经典叙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首要战略目标,这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中完美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之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