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起跑线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今天的中国较之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之后,中国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的崭新征程。考察和梳理这一征程的历史由来及其传承脉络,可以清晰地揭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当代境遇和未来趋向。
现代化:近代中国的理想追求
晚清以降,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了挽救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现代化是其心中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不过对于近代以来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段时期内的中国进步人士来说,如何实现现代化,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建设方案。第一种是企图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以推动中国向近现代社会转型;另一种是变革中国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从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以上两种方案在近代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实验过。第一种以洋务运动为代表,大体上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先是始于19世纪60年代以“求强”相标榜的“练兵制器”活动,重在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后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求富”相标榜的经济活动,主要兴办近代民用工业。这场运动历时30余年,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轫和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在客观上起过刺激作用。第二种以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代表,分别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施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的政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中国现代化由“器物”向“制度”转变。
但两种方案均存在着致命局限。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国家富强和生产力发展。然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现代生产力不可能在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社会中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鉴于此,洋务运动的破产具有历史必然性。而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发展资本主义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上,这同样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果然统治阶级一反动,所有维新改革举措几乎一风吹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是先天的,他们终究没有能够巩固和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没有开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反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现代化方案及其历史命运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无论是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还是资产阶级中的维新派和革命派,无论是图谋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还是民主共和制,都不可能找到通向现代化的现实道路。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新的阶级走上历史前台,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立基础、打开天地。
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奠基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制度设计。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一伟大革命,解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即彻底废除旧的社会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要向哪里去?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制定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伟大成就,解决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选择问题,将现代化事业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连,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理想和历史使命使然,也与中国革命经验和当时国际环境有关。就前者来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长期不允许中国发展成长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再加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发展极其缓慢。因此,中国共产党迫切盼望从根本上建立一种较之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制度,以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力推进和持续发展。就后者而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较不景气,社会主义国家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连同其社会制度模式,必然对中国现代化的制度选择产生极强的示范效应和深远影响。
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演变有个过程。早在1954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大规模展开之际,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雏形。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交通运输业现代化”被“科学文化现代化”所取代,不久后又被“科学技术现代化”所代替。这样,“四个现代化”不仅涵盖了物质文明方面的内容,同时体现了精神文明方面的要求。该提法至此就明确和固定下来。1964年和1975年,周恩来相继在三届人大和四届人大上宣布,要通过“两步走”战略,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设计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图景,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小康”这一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与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1987年,党的十三大从战略高度规划了中国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到80年代末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20世纪最后2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世纪之交,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基于此,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分别从21世纪头十年、第二个十年、21世纪中叶三个时段,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详细规划了21世纪头二十年即小康社会的建设蓝图。
自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既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调整,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谋划,体现了中国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持续跃进,中国现代化事业正有条不紊地向着更高阶段健康发展。
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崭新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谋划:一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两步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不仅将原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新内涵,明确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路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适时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科学指南,成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起跑线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今天的中国较之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有各种艰难险阻,但我们拥有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下来的精神营养,拥有14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的磅礴力量,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强大优势,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可靠主心骨,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