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景目标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2020年12月11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1日第2067期 作者:沈江平

  伟大目标是时代的产物,而伟大目标往往出现在时代的交叉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发展命运走向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交叉点上。今日之中国,正处于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完成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将开启的交叉点上。可以说,是时代提出了历史的任务,而伟大目标的确立就是对历史任务的回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无疑是在中华民族处于历史交叉点上给出的答案。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用一种颜色绘成的古代俄罗斯苏兹达利城的拙劣绘画,而是历史时代的特定画卷。“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而,整个人类必然要走向共产主义,这是普遍规律。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长期历史经验总结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与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国情和特色密不可分,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有机统一。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历史规律的共性,不能跨越这个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因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前一个百年目标的完成。而历史发展进程的个性则突出表现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质量成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等。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就需要我们进行阶段性规划和长远目标的定制。而“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提出,正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把握。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始终根植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而非其他生产方式中行进。而重复性机制和创新性机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机制,这两种机制存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没有重复性机制,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就无法积累,无法承袭。所以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果没有创新性机制,就没有质变和跃进。所以,我们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加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生产方式下的创新速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生产方式不同,所蕴含的创新驱动机制也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着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任何生产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只要我们能够客观看待近些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跨越式发展现实,就会知道创新绝非与生产方式性质、社会形态无关的纯智力竞赛。要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离不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创新驱动机制和创新发展。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包括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孕育出的是可持续发展、全面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既发展工业、发展城市,又发展农业、发展农村,还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工业化带来的危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和坚持系统观念,进而实现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涵。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须秉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突出行动方法的重要性。任何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最深层的理论基础看都无法撇开哲学问题,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同样如此。这个伟大建设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意蕴。首先,它突显量变质变相互转化规律。从质量互变规律的哲学意义上来看,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量变”阶段,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实现“质变”提供坚实基础。其次,凸显整体观与重点论。矛盾无处不在,不同事物间的矛盾又呈现出差异性特点。只有既把握主要矛盾,又统筹各种矛盾关系变化,才能做好事情。因此,做事情、干工作要秉持整体观和重点论的统一,要在整体中把握好重点,重点论又要以整体观为前提。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文明的全面提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整体显现,绝不是某个方面、某个领域的突出。从重点论来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举,也是党对人民和历史的庄严承诺。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工作,需要我们秉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将理论和规划化作实践行动,用踏实的劳动去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

  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向这个伟大目标前进的路上,“十四五”时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且面临诸多风险挑战,“黑天鹅”和“灰犀牛”风险都可能出现。我们要立足于两个五年规划的交叉点,立足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叉点,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辩证解析能力和整体意识,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前进。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融入与呈现”(19GJJB0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