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地中海文明与中华文明
2019年07月12日 10: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2日第1733期 作者:

  本期特别策划的选题是“地中海文明与中华文明”。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般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多样性的统一过程。作为一般性、普遍性,就如郭沫若所说:“只要是一个人体,他的发展,无论是红黄黑白,大抵相同。”作为特殊性、多样性,人们则常常引用一位英国诗人的诗句来作比喻:“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它们永不交汇。”我们认为,只有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才能从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出发,将问题看得全面、圆足而不偏枯。

  众所周知,英国历史理论家汤因比对历史上的人类文明作过类型与形态划分。不论人们是否赞同汤因比的见解,但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即每一种文明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韵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众多人类文明中,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经过长久的演进与演变,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可以这样说,只有深刻地体认中华文明,才能科学地认知当代中国;只有深刻地体认地中海文明,才能科学地认知当代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只有交流互鉴,才能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我们不赞成不同文明必然冲突的观点,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正因为“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所以,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像生物一样保持多样性。“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我们赞成不同文明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要做到这一点,生活在不同文明中的人们,就“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应该说,“傲慢和偏见”恰恰是不文明的表现。

  毋庸讳言,地中海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对这种差异,本期特别策划中的学者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具体结论是否有当,读者可以鉴察,但是,学者们的共同认识是,无论在文明发生的起点上,还是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两大文明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语言、文字、肤色、发展道路等等的差别,但绝不是高低优劣的差异。因此,学者们对两大文明的内在特性作了专业分析,都肯定了双方的价值。

  就学术界而言,无论是对于中华文明,还是对于地中海文明,相关成果可谓并不少。但是,对于两大文明的比较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我们热切地呼吁加强这种比较研究。很显然,东方之所以这样,西方之所以那样,都是各自的历史决定的。我们既需要从中华历史发展的维度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从西方历史发展的维度去认识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于这其中所涉及的历史因素、时段节点、演变机制等等,历史学者有责任予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与揭示。

  这就是我们组织本期特别策划的基本考虑。当然,这样宏大的想法不可能靠一期特别策划实现。我们所做的,只是一个导引。

  让我们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共勉:“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中国人应该懂这个道理,西方人也应该懂这个道理。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

  把握地中海整体史基本脉络

  地中海地区从古至今就有大量的人类活动,居民的国家属性、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一直在变化之中,地中海所包含的政治、文化和宗教内涵也不断变动。地中海不仅没有阻碍其周边居民之间的文化和贸易往来,而且为不同区域之间多维度的交流提供了便捷通道和广阔空间。

  地中海融汇古代东西方文明

  地中海既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诞生之地,也是东西方文明的汇聚融合之地。地中海文明以希腊罗马文明为主体,也包括环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两河流域、腓尼基—迦太基文明。在地中海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周边文明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罗马普世理念赋予欧洲帝国扩张本性

  希腊和罗马古典文明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源头,西方许多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典时代的希腊和罗马。然而,希腊和罗马留给西方世界的文化遗产都“光荣”“伟大”吗?至少对于广大非西方国家和民族来说,答案是否定的。罗马帝国时代形成的“普世”帝国理念,经查理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到近代西欧海外殖民帝国,被一脉相承地继承下来,成为西方历史长河中“帝国”观念的核心理念。

  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呈现独特性

  地中海地区的古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都是世界历史上发育很早,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意义和重大贡献的人类早期文明个案。但它们在发展的内容和方式上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其中的差异对于世界历史整个进程的形成和人类文明最终呈现的内容有重大影响。在与地中海地区古文明发展的比较中,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以下一些表现尤其具有独特性且意义重大,值得特别关注。

  从早期人神关系看中西文明殊异之源

  国家是文明诸要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宗教信仰则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区域环境特征和文明进步程度有紧密关系。古希腊文明作为地中海文明的一种典型形态,与早期中国文明有着极大殊异。

  早期国家视角下的地中海文明与中华文明

  从历史的角度看,世界上早期文明与国家起源区域主要有三个,自东往西分别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地区,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次大陆地区,涵括古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在内的环地中海地区。这三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进程和文化面貌各有特色。

  四大文明古国视域下的中国夏代文明

  中国属于四大文明古国,这已是常识。但有一个问题仍需要我们做出认真的回答,就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古”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部分学者,主要是国外学者,只承认我国商朝是文明,对之前的夏朝,却不肯相信它是文明,或干脆否认它在历史上的存在。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成色”,也关系到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殊性的问题,不可不弄清楚。

  三大特质熔铸早期中华文明基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优秀的文明基因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在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已经形成三个基本特征。

  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自成独特体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栖息在幅员辽阔的东亚大陆。由于东南临太平洋,北边是大漠及西伯利亚,西面为帕米尔高原,西南横亘着世界最高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崇山峻岭、荒漠和第一大海洋的四面围隔,致使中国的国土疆域相沿构成与大多数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古老文明距离甚远和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就内部而言,因地理环境复杂和经济生存条件差异,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大体步入种植族群和游牧族群长期并存的时期,且大多呈现地域上的分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