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视域下的西欧中古“有机体”隐喻
2019年11月20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0日总第1819期 作者:赵卓然

  中世纪思想家围绕国家教会关系等问题的论争,常采用隐喻方式来表达,如“双剑论”“日月说”,是中世纪学者表达政治思想的流行写作方式。“政治形体”(corpus politicum,Body Politic)是12—15世纪西欧思想家表达政治共同体常用的隐喻方式,又译为“有机体”。有机体隐喻建立了政治共同体与身体的联系,代表人物有: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克里斯蒂娜·德·皮桑,阿德蒙特的恩格尔贝特,罗马的贾尔斯、尼古拉·奥雷斯姆、让·格尔森、约翰·福蒂斯丘和培那的卢卡斯等,他们将政治共同体比作人或动物的身体,把共同体内部的各阶层与身体的组成部分相类比,阐释身体健康或疾病的原因,进一步探求共同体优良或暴政的缘由。

  “有机体”隐喻的思想来源

  西欧中古时期有机体隐喻,主要源自对古典哲学和医学、基督教神学、中古早期医学理论等的继承。运用身体类比可以追溯到《圣经·罗马书》中使徒圣保罗的隐喻,将教会比喻成基督的身体;古典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人将德性与身体健康相类比;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政治传统中没有这种概念,基督教逐步一统天下,身体类比从政治领域转到神学。

  第一,文化教育的兴盛,特别是大学的出现意义重大,医学和法学教育发展兴盛。第二,世俗君主对知识的倡导和公众对知识的认可。12世纪是公众阅读发展的转折点,到13世纪末公众识字已经是普遍现象,公众对古典哲学和医学知识有所了解。第三,教皇教廷促进解剖学和外科手术的发展。13世纪,教皇热切接受了医学,医生参与政治理论的探讨和政治思想家对医学感兴趣都是常见的现象。第四,古典典籍的翻译。伊斯兰文化与西欧拉丁文化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西欧古典哲学和医学的复兴,包括希腊文典籍、阿拉伯文典籍的翻译,罗马法的复兴,亚里士多德复兴等。

  “有机体”隐喻的内容

  在这种知识氛围和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思想家使用有机体隐喻阐述国家政治共同体思想。12世纪英国的知识分子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使有机体论在西欧重新流行起来。这些思想家将政治共同体类比为人或动物的身体,不同的阶层对应身体的不同部位,各阶层各司其职,相互依赖、相互协作,以期建立自己理想中的有序国家。在有机体的隐喻意象中,下层民众的参与使得共同体的分工和阶层趋于复杂,女性的参与也使得共同体发展均衡,皮桑和福蒂斯丘等的有机体论述体现了这一点,表明了这种变化与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的变革一致。

  国家和教会的关系是政治共同体中最重要的问题。中世纪初期至中期大部分学者将头部视为最重要部位。约翰认为头部代表君主,灵魂代表教会,灵魂指引身体,但灵魂和身体是两个不同的但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教会和国家也是如此,王权、教权为了共同的目标会相互合作,但在各自领域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到13、14世纪之交,以马西利乌斯和贾尔斯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心脏是身体最重要的部位,政治体中最重要的权威世俗政府类同于心脏,而教会不是共同体中的统治部分。皮桑认为教会是有机体的一部分,类同于足部。这种变化反映教权王权观念的变化,教权力量逐步削弱。

  “有机体”隐喻的影响

  首先,有机体隐喻这一中世纪阐述政治共同体独特的政治理论,体现了学术的传承和思想的连续性。比如约翰作为第一个使有机体论重新流行起来的思想家,他的《论政府原理》成为获取古典资源和《圣经资料》简便的途径。

  其次,有机体隐喻进一步融合古典哲学医学、基督教神学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并促进其传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奥维德等作者的古典作品被大量引用,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复兴后,如马西利乌斯的《和平的保卫者》中的有机体论借鉴了亚氏的政治观,对后世影响深远。《圣经》、《圣经》注释以及神学家作品,促进隐喻思想和基督教道德伦理观传播。古典医学的四体液说的复兴与中世纪医学重视解剖学的结合,促使思想家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以及各部位功能,将身体的不同部位与社会各阶层类比,展示了政治理论中医学语言的发展。这些思想家阐述的有机体隐喻的政治概念,不仅包含神学、哲学和法律的相互作用,还有人类身体这一医学概念的心理意象。

  最后,有机体隐喻理论体现的政治观对近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有机体论中的适度原则取代禁欲主义,成为政治实践和基督教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德性概念发展的实用原则。自由概念不仅是没有外界干扰,而且是君主对民众权利和尊严的维护。世俗国家与基督教会相互独立、相互合作,各阶层成员各司其职,为建立一种整体性的、互相依存的社会奠定了基础。正如伯尔曼分析约翰的有机体论:“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直接从上帝那里引申出统治者的称号,预示着16世纪国王神权理论的产生,同时,它的家长式的君主制理论则预示着17世纪个人专制主义理论的出现;他在其有关约束统治者的某种更高的法律的概念中,预示了后来由爱德华·柯克勋爵提出的司法至上学说。”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中世纪西欧知识分子思想与活动的历史考察”(18DLSJ04)、山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人文社科类)“中世纪西欧‘有机体隐喻’思想研究”(17SQR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