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实施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战略
2021年08月19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19日第2233期 作者:解伟 欧阳琰 武学超

  为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快奥地利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奥地利联邦政府2020年9月出台了《高等教育领域人员流动与国际化战略(2020—2030年)》(以下简称《战略》),以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球心态为导向,规划了奥地利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旨在将全球化、国际化和跨文化性纳入该国高等教育系统,不断增强人员的国际流动性,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求在个人、机构和社会层面都产生有形增值效果。

  营造高等教育国际化文化环境

  长期以来,奥地利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有着与国际伙伴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的传统,同时积极参与欧盟的“伊拉斯谟+”项目和“博洛尼亚进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奥地利联邦政府认为,要提高该国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关键在于提高国际化水平,营造全球友好型高等教育国际化文化环境。为此,《战略》提出要以全面覆盖为导向,促进国际化文化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推广。

  首先,要将国际化纳入奥地利新的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培育高等教育国际化文化,要求各高等教育机构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强化国际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推进国际化文化制度建设。但考虑到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化进程中所处位置不同,它们的使命责任、工作方式和运行条件等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在制定、实施国际化战略和进行国际化文化建设时,需要考虑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其次是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要达成推广国际化文化的共识,根据其对国际化的整体性理解,在课程和教学环境中引入国际和跨文化要素。例如,提供与外语学习有关的各类课程,积极开展国别文化研究等。最后是在推广国际化文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优势选择相应的推广路径,即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可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广国际化文化。

  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人员流动

  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员流动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欧盟及其成员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人员流动的政策举措。为进一步强化全员参与性,《战略》聚焦人员流动的覆盖范围、人员流动方式创新和人员流动实效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战略》提出,人员流动的核心目的是要使高等教育机构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进行跨国流动和交流。具体来说,应涵盖高等教育机构内的三类人。第一类是学生。《战略》认为,应帮助高等教育机构内的所有学生获得跨国流动机会,重点关注在跨国流动中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学生群体,如来自低学历家庭的学生、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在职学生和残障学生等。第二类是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在教学和科研人员中,尤其需要关注实习教师和博士生两类人群。对实习教师而言,具有跨文化交流素养和技能是其进行跨国教学实习的关键。对博士生群体来说,为其提供跨国流动机会,核心在于帮助他们获得进行国际科研协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并建立国际化科研伙伴网络。第三类是高等教育机构中除了上述两类人员之外的人,包括管理人员等。针对奥地利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此类人员难以实现跨国流动的问题,《战略》提出要将他们纳入跨国流动范围,提升其跨国交流能力和理论素养,发挥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新流动方式的出现,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员可在虚拟空间中跨越国界,实现跨文化交流。《战略》认为,新的流动方式可以成为传统人员流动方式的有益补充,让原本难以进行空间流动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国际化资源。为了让新的流动方式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开发和采用纯虚拟的数字化流动方式,即在人员不发生实际跨境移动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国际科研与教学合作;另一方面,要开发和采用混合型流动方式,将虚拟性流动和物理性流动有机结合起来,即在开展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人员仅在有关工作开始和结束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其他时间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交流。

  流动质量也是高等教育领域人员流动涉及的重要问题。《战略》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国际化措施的效能,必须解决人员流动的实效性问题,即要实现人员流动附加值效应。对于个体而言,以教学为例,重点是要将国际和跨文化交际技能渗透整合到正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要纳入到研究生课程中。对机构来说,高等教育机构教职员工通过跨国流动所获得的经验,要更多地回馈给机构本身,使其整体受益。如教师通过跨国学习获得的新教学方法,要反哺到教学工作中并加以推广。为增加相关措施本身的附加值,奥地利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应就国际合作成功经验进行交流,以便对高等教育政策或战略进行及时调试和修正。

  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影响力

  当前,人类生活在全球化的“地球村”时代,一国国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往往会产生国际影响,国际合作也因而更加重要。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知识生产和共享的中心,一方面可以通过新的研究发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培养、输送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战略》指出,要使奥地利高等教育机构能够沿着“以全球视野、欧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从而为提升国家在全球激烈竞争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作出贡献”这条道路继续前进,高等教育机构就必须拥有全球心态和国际意识,充分开发利用数字化流动方式,为非欧盟成员国公民提供在奥地利担任学术职务、完成联合课题、承担教学任务和进行课程研修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奥地利高等教育机构中创建一个国际合作框架,确保已在奥地利完成相关课程并获得学位的国际学生,能够顺利在奥地利获得就业机会;对于毕业后离开奥地利的国际学生,应建立跨国长效联系机制,继续加强他们与其就读的奥地利高校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国际科研协作的重要资源。

  同时要进一步改革奥地利教育国际化机构提供的捐赠体制,扩大捐赠计划的实施范围,重点支持高素质博士生跨国教育,还要拓展由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资助的捐赠渠道。此外,也要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以促进国际知识转移。要鼓励民间组织加强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为其提供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战略》还鼓励奥地利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同全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工作,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