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学者呼吁重视预印本论文作用
2021年09月06日 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6日第2245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于8月初拒绝了20多份科研资助申请,因为这些申请者提到自己在研究论文中引用了其他学者预印本的内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这一决定,引发了部分学者的抗议。有学者认为,此举是对开放科学的打击,更是对学者职业发展的严重阻碍。当前,预印本作为一种新的著作发表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和关注,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印度等国家已经建立了专门供预印本手稿分享和评论的公共服务器网站。此外,预印本也成为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化学、健康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领域学者分享前沿成果、快速获得学术反馈、加速学术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报记者就预印本发展现状、特点及其作用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预印本推动学术创新

  20世纪90年代,预印本率先出现在物理学领域。1991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保罗·金斯帕(Paul Ginsparg)创建了第一台预印本服务器,用于物理学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经过30年的发展,预印本已扩展至数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其他领域。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加快相关研究与疫苗研发进程,世界各地有关新冠肺炎研究的预印本在全球多个开放式网络平台大量涌现。各国专家打破空间限制,在网络上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效地加速了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步伐。

  然而,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近期作出的这一决定,与全球学术出版和交流的大趋势相悖,学界为之哗然。对此,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尼克·恩菲尔德(Nick Enfield)提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拒绝了使用预印本资料的学者提出的科研申请,极大地限制了澳大利亚科研人员获得最新研究数据的渠道,此举与全球大多数国家鼓励使用预印本的做法背道而驰。这个决定目光短浅、荒唐可笑,成为科研创新的“杀手”。

  在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天体物理学与超级计算机中心教授马修·贝莱斯(Matthew Bailes)看来,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评审程序已经过时,预印本是解决紧迫性学术问题的最佳方式之一。如果学者不能引用和参考这些预印本中的最新数据,会导致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缺陷。使用更多的数据来源,包括预印本中的数据,恰恰是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做法。

  预印本受到学者欢迎

  预印本在学术传播中扮演什么角色?对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艾玛·贝克(Emma Baker)对本报记者表示,预印本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尚未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著作的第一份手稿。作为预印本形式出现的学术著作包括原始研究、学术综述、学术会议论文等多种类型。学者支持预印本的原因包括:科学而准确的研究数据非常重要,希望在正式同行评议出版前与公众分享和讨论这些数据;希望确立科学发现优先权;对传统的出版周期感到失望,希望加快自己成果的传播;研究成果中存在负面数据,而这些数据不被传统期刊接受。

  贝克提到,预印本和同行评议期刊文章的用途不同。尽管经过同行评议的文章可以保证学术质量,但出版周期过长、传播效果有限,阻碍了学术迭代更新的速度。然而,预印本因没有经过同行评议过程,其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学术性也是众多学者担忧的重点。因此,贝克认为,有必要对预印本设置学术规范,并不断加强学者的学术诚信和自律意识。

  尽管预印本的发展历史较短,但这一创新模式受到了许多国家学者的欢迎。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创建了专门的预印本服务器,并在短时间内收到了大量投稿。对此,印度农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里达尔·古塔姆(Sridhar Gutam)认为,预印本可以提高印度科研质量,减轻学者刊发论文的压力,激发学者的创新潜能,为学者创造更多的跨学科交流机会和平台。预印本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学术评价方法,有利于完善现有学术评价机制。

  逐步规范预印本发展模式

  英国利兹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安迪·特纳(Andy Turner)认为,预印本可以增加学者的知名度和曝光度,为学者建立学术关系网、开展学术合作带来更多机会。学者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不同学科学者的反馈,有助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而提升研究质量。同时,预印本有助于增加学术透明度,减少大量的重复性研究。

  在贝克看来,预印本与传统学术期刊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二者共同促进了学术界的繁荣发展。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对知识感兴趣的人都应拥有免费获取知识的权利。预印本是知识与技术的完美融合,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和规范预印本的相关发布规则,构建完善的预印本学术传播机制。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