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学术刊物发表文章,通常需要经过漫长而繁琐的同行评议过程,而预印本是未经同行评议的文章,能够更快速、更开放地发布研究成果,是学术界对同行评议制度时效性缺点的一种积极反应。当前,预印本已在生命科学界变得非常普遍。但是,因缺乏配套的质量控制与学术评价机制,学术界对预印本的认可度整体上低于传统学术期刊。这导致许多研究者不愿意以预印本形式发表高质量论文,从而阻碍了预印本发挥改变学术出版模式的潜力。2021年7月,生物学领域开放存取期刊eLife开始对文章采取“先发表,再评审”的政策,并将所有同行评议报告公开。这是一种适应开放存取环境的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对于完善预印本发布方式、创新学术出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实行更广泛的同行评议
2011年,eLife期刊由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英国惠康信托基金会共同出资创立,其目的是促进重要科学成果的发表与共享,提高论文发表的效率。根据“先发表,再评审”的政策,eLife只审查和发表已经在bioRxiv、medRxiv和arXiv等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的论文。这种模式凸显了预印本的价值,也将预印本与同行评议制度结合起来。
在传统同行评议制度下,期刊工作人员会先对稿件进行分类,然后交由专家进行评审并决定稿件是否发表,而评审意见只与作者本人分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eLife主编迈克尔·艾森(Michael Eisen)表示,“先发表,再评审”的模式将这一传统做法与预印本相结合,标志着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重大转变,拓展了评议的时间与分享范围,可以吸引更多学者认可并加入这一模式。
比较理想的学术出版模式应具备审稿速度快、发表速度快、成本低、免费获取等特点。目前,大多数预印本服务器可以实现快速发布、低成本和免费访问。然而,缺乏同行评议意味着预印本很难在学术界获得广泛认可。eLife能够对大量稿件进行快速评议,这些评议结果将有望成为衡量预印本科研质量的重要指标。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文学、技术与出版学教授马丁·伊芙(Martin Eve)表示,eLife的相关做法,有助于推动现有学术出版模式的改革。
艾森表示,“提交论文—评议—接受/拒绝论文—重复模式”是当前学术出版系统低效率的症结所在。在这种模式下,学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兜售”论文,直到最终发表。“先发表,再评审”的政策不仅提高了论文发布效率,而且是学术出版迈向无期刊化的重要一步。在互联网时代,期刊更倾向于承担一种专注于论文发表后的评审与管理的角色。
更好应对“拒绝文化”
大多数学者的科研资助和职业晋升与期刊论文发表息息相关,但他们提交的论文通常以被拒绝而告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讲师凯利·安·艾伦(Kelly Ann Allen)认为,当前,学界甚至形成了一种“拒绝文化”。从一般期刊的50%到《自然》等知名期刊的92%,如此高的拒稿率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首先,浪费了学者宝贵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机会。其次,浪费学者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有时研究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为科研资助计划准备提案,但大部分提案都因没有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而无法获得资助。最后,在过度工作量之上的“拒绝文化”会增加学者的压力和焦虑。心理健康对学者的工作满意度、生产力和总体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稿件尚未进入审稿流程就被退掉的“案头拒绝文化”不可取。艾森认为,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评议,很难对一篇论文作出准确判断。从长远来看,简单地接受或拒绝论文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与这种做法不同的是,“先发表,再评审”的模式以公开发布审稿人和编辑对论文看法的方式对稿件进行评估,不提供批准或不批准刊发的意见。其目标在于,把人们的注意力从追求高级别期刊转移到对特定科学工作的具体贡献上,而不再把发表论文的期刊作为主要的质量衡量标准。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生学院教授约翰·海蒂(John Hattie)建议,要通过多种方式改进学术出版过程,编辑和审稿人应及时为学者提供评议与反馈意见。这与eLife将同行评议与预印本结合的想法不谋而合。艾森表示,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表论文,不仅可以有多种形式,专家还能在不同时间对论文进行持续评议。总之,他们最终想改变的是“不出版,就消失”的单一学术出版观念。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