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艺理论的阐释原则
2022年01月26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26日总第2338期 作者:苗元华

  文艺理论是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在其中占有一定比重,尤其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更值得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深厚,讲解难度系数较高。教师在传统文艺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接受心理为基础进行合理、有效的阐释。

  哲学理念与艺术观点准确对接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植根于深厚的中华哲学传统之中,经过历代学者的创造和发展而日趋成熟。若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某些文艺观点,往往需要探及与其相关的哲学渊源。否则,学生便容易陷入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境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应当知晓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了解哲学理念与艺术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主要线索和脉络,有针对性地予以解释和说明。这对于艺术类学生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从而有助于促进其智能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支柱,为传统艺术观念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认为艺术是礼与乐、善与美的统一,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德行与品格,促进社会和谐与秩序稳定。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认为“道法自然”,推崇不经人为雕琢的自然之美。艺术应当呈现返璞归真的素朴之美,表现精神自由状态下的本真性情。禅宗思想以“心”为核心,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定的,而人的心灵可以保持澄明清净、安宁淡然的状态。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艺术家热衷于创造空灵、淡远的意境。唐代王维的诗歌与绘画散发着静谧、恬淡的气息,宋元时期艺术家善于表达淡泊、超逸的情怀,都体现着这一审美追求。从哲学思想到美学追求,再到艺术观念与实践,无疑有着内在的线索和逻辑。

  感性审美与理性思考相互结合

  文艺理论是对于艺术活动和现象的抽象化、理性化总结与概括,在艺术类课程体系中的讲解难度相对较高。只有将理论观点与艺术案例结合起来,才能降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难度。援引艺术案例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增强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热情上,也能够使他们通过具体、个别的案例欣赏与解读进入到抽象、普遍的理性思辨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经过感性的审美体验与欣赏,最终跃升到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很多重要概念来自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需要学生在欣赏艺术案例中进行审美体验与心理感受。以此为基础,学生才有可能理解这些概念的基本内涵,而不至于陷入生硬、机械的记忆。传统文艺作品注重通过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深邃、幽远的意境,令人感到回味无穷。能否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和韵味,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这便需要借助细致的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多种心理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以进行感知和体悟。除了围绕作品本身进行赏析,教师还需要提供艺术家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命运、境遇等相关资料,并通过语言的介绍、指示和引导,使学生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愫和意蕴。学生体会到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背后隐藏的深意,完成由实到虚的审美心理时空的延展,才能领略中国传统艺术中审美意境和韵味的魅力。

  以发展的眼光加以诠释和运用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孕育和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从思想基础、价值取向、审美追求等方面看都具有时代烙印和特色。现今的高校学子大多出生于21世纪,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都迥异于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使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艺理论,既能够把握其值得传承与发扬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蕴涵,也能够合理评估其时代特征及历史局限,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否内化于心而付诸于今后的创作实践。

  以发展的眼光对传统文艺理论加以诠释,意味着正确理解其在历史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并能够进行当代性的阐释与拓展。受到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染,当代大学生在文艺理论知识的接受方面存在困难与挑战。在应试教育模式和海量信息的裹挟之下,他们往往处于浅表性阅读和被动式接受的状态,难以自主、能动地搜索文献、深入阅读和思考。唯有严谨扎实地研读,并结合鲜活具体的艺术现象加以感受、理解和领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智慧和价值,从而在今后的研究探索和创作实践中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有待变革和更新,实现内容组织的合理化与系统性,依托艺术案例开展审美欣赏与精细解读,以切实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华美育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融入路径研究”(20CSZJ7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