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增进人类文明互鉴
2022年06月27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7日第243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阐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性贡献,阐明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阐释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明蒙尘的缘由。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和谐共生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在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日举办的第19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海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允熠表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对持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深刻启示。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明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只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才能更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当今世界有着完全不同以往的时代背景。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科学文化的权重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已成为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天恩认为,当今世界,人类的认识正面临重大范式转换,信息文明发展特性愈发明显。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破解历史之谜和生命之谜提供了机制性条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既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又面临历史性的任务,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既要扎根于实践,也要深刻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族的文明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壮大,都植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是民族智慧和精神追求的结晶。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鲁品越提出,中华文明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天人合一”与“家国一体”是基本的文化基因,是具有强大内在凝聚力与外在包容力的文明。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将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把握文明交流互鉴时代特质

  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华文明复兴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命题,需要推动不同文化交流范式的转型,以有效协调中西文化间的关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认为,正是由于中西“比较式对话”的历史限度与文化发展现实需求的转化,“合作式对话”的价值理念应势出场,积极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之中。“合作式对话”凸显了中西文化相融相长的价值共识,内含文化意识、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建构方面具有正向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与实践,能够有效推动中西方实现异质互通、分歧弥合与冲突化解,从而擘画合作对话、和谐共处、繁荣共进的历史图景,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

  把握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对现代性的思考。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教授黄力之表示,马克思所讲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自由、平等和所有权或者财产权这三个范畴,对现代性展开的批判。马克思讲的现代性是他所经历并看到的时代即资本主义社会。21世纪,资本主义本身已发生较大变化。为此,我们在对现代性做思考与批判时,要结合当下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现象,做出更为深刻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深化理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仕菊认为,人类发展史就是文明交流互鉴、共生并进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正是由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形塑而成。一种文明只有通过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才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其所具有的兼容并包的特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彰显新时代的中国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依据人类文明的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内涵丰富、系统完善的文明交流互鉴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理论和话语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海江表示,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人类文明多元并行的认知图景,传递了“亲、诚、惠、容”的价值取向,明确了对本国本民族文明自觉自信的底线思维,指明了“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规制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案。这些具有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在破除二元对立思维的同时,也明确划定了与“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同质论”的话语边界。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提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亟须加强对中国实践的把握。“坚持中国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既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宏大叙事方式,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时代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来自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满自信。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告诉世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要充分尊重世界的不同文明,推动文明平等相待。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邱仁富认为,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要充分把握文明的平等性,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作为文明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文明互鉴的核心在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生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优点、特色,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可借鉴之处,通过多元合作推动国家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走向共同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